词条 | 黑河金矿 |
释义 | 简介黑河地处东北边疆,历来被看做为不毛之地,但清末金矿的发现大大提高了黑河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其发展过程也是黑河乃至黑龙江进一步开发和发展的过程。黑河金矿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金矿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黑龙江省金矿业在中国整个金矿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集中于黑河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直到清末才逐渐被发现并探掘。从那时起,黑河金矿业受到多方的关注,并艰难的开发和发展起来。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规模的采掘才告一段落。整整持续了一个世纪,为中国的采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黑河金矿业的兴起清朝统治时期,在很长时间内限制汉人进入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因而,在清朝统治的大部分时间内,这一地区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直至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俄国人开始觊觎此一地区的金矿业,黑河金矿才被发现。 俄国人对金矿的掠夺清同治年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后,中国失去大量领土,俄罗斯边境靠近黑龙江,俄国人开始进出被视为弱国的中国之黑龙江省,巧妙利用土人契林族及朝鲜人开始进行金矿的探险、试掘,并由他们提供探金所必要的自卫的设备及防范中国军队清剿的武器装备。经过十几年采探,光绪初年发现漠河金矿,俄国人聚集于此达数千人。而清朝政府对这一地区的限制渐弛,汉人也逐渐北进到达这里。光绪八—九年间(1882—1883年),俄国人、汉人聚集在这一地区从事采金活动的数量达一万数千人。当时因地方行政官署不存在,耶尔都格河一带中国领土上的砂金地,完全被俄国人所占有,俄国人在这里自由组织成为一个独立王国,二年间漠河被掠夺的金额约二十一万九千余两。这种开发是一种掠夺式的开发,对当地的金矿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而,黑河金矿业始于自由式的、掠夺式的和破坏式的挖掘,并且伴随着主权遭受侵害的屈辱历史。这是初期的基本特点。 清政府对黑河金矿业的管辖与经营特点俄国人为主导的开采及掠夺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在洋务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清朝政府的一批官员认识到了矿产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光绪九年由瑷珲派军队、将越境采金的俄国人驱逐出境,占领金矿,派得力官员收回了金矿的主权。任李某为北满金矿总办,光绪十五年置总局于漠河,漠河金矿收归官营。这是中国官办黑龙江金矿开发之嚆矢。 清政府接管金矿后,对金矿业的管理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完全采取官办的垄断方式,制定采金办法,设金矿局,派遣检察员到各地调查采金者及金矿,采金者限定中国人,封禁外国人的采掘。其经营方式与关内洋务派所办的企业基本相似。因经营不善,采金方法拙劣,业绩不佳,逐渐地衰落下去。义和团运动中,俄国军队占领这一地区,金矿也被其控制,采金工人被杀害者达三百名,大多数金矿被俄国人蹂躏、盗掘,给这一带的金矿业带来巨大的破坏。 第二阶段,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收回被俄国人占据的金矿,改为由北洋矿务总局直辖,然后由政府管辖、商人出资包办采掘,但这种官督商办在实施过程中屡屡变更。 无论官办的方式还是官督商办的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对金矿业的垄断开发。但是,这种垄断与资本主义的垄断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建立在极为落后的生产关系、管理制度和极为落后的生产技术之上的垄断。两种落后产生的结果是:金矿采掘业发展极为缓慢;金矿资源在采掘的过程中,粗糙的加工技术,浪费非常严重。所以,在清政府时代,黑河金矿业没有能够获得较大的发展。 黑河金矿业的发展——民国阶段民国建立后,对金矿业的管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矿业由于某些原因获得了快速发展。 1、经营方式的变化。民国建立后,政府允许私人经营金矿的开采业务,遂以黑河为中心迅速兴起大量采金企业。在黑河周围诸流域登录无数采掘权,大大小小的金矿公司相继成立,总数达三十余个。当然,在众多的金矿公司中,不乏泡沫性质的投机小厂,旋起旋灭。但也有一些实力雄厚的金矿公司,经营规模较大,如逢源金厂,位于黑河上流法别拉河南岸,黑河西南方150华里。民国五年发现并开始采掘,民国八年和民国十二年两次改组,扩张业务,成为典型的民办金矿,有资本金十万元,技术员:1名,事务员:140名,矿丁:630名。逢源金厂的产金量自民国九年至十二年的四年间合计产金七万一千八百七十两;自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的三年间共计产金二十七万八百五十六两。民国十六年产金量达约一万六千两。记录称为当时中国全国最大的金矿。由此可见经营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效果。其他如德源金厂、德安金厂、阿凌河金厂、古溪金厂、凌源金厂、裕边金厂等,均具有较大或一定规模。 另外有兴安金厂不属于黑河管辖,但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黑河,在民国时期金矿业中有较大规模。开始为商办,后因资金问题改为官商合办,再后由呼玛县长孙燕堂动用官银收买,组织资本金大洋十四万元,成立兴安金厂公司。产金盛时有苦力二万人。 2、技术与劳动力的变化。俄国革命暴发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采金业停顿,原聚集在那里的数千中国矿工返回国内,这些回来的矿工把在俄国矿山学习得来的技术及知识,带到黑河,当时瑷珲、黑河为这些华工的集合地点。新的采金技术和熟练劳动力,为黑河金矿业注入新的活力。使黑河采金事业得到发展。 虽然民营商业对黑河金矿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点。一是存在大量的投机者及投机行为,在矿业开发的过程中,根本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科学的采矿意识,急功近利,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的采掘,极大地浪费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二是民营企业采金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在发现的金苗较富的矿区遭到掠夺式开发之后,含金量丰富而且采掘容易的矿区大部分被掘尽,小的金矿企业投机的泡沫式经营(以当地土著小商人、官吏、矿夫等为股东,只有十元乃至百元的极小资本)纷纷倒闭,使刚刚发展起来的黑河金矿开发热很快冷了下来。只有一些较大的公司仍在支撑。到民国十八年中东路事件暴发后,苏联军队占领了东北的部分地区,对黑河金矿业的发展是一致命打击,使黑河金矿业陷入几近破灭的境地。其后,暴发九一八事变,黑河金矿业即此沦落。 满州国时期黑河的金矿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渐侵占东北,首先觊觎黑河金矿业。康德元年日本侵略者设置采金会社,黑河地方的官有矿区均被采金会社所霸占,实行包办经营。对商办金矿,也采取各种方式予以控制。实际上黑河地区的所有金矿业均置于日本采金会社的控制之下。 日本侵占黑龙江后,早就觊觎黑龙江金矿的日本侵略者对黑河金矿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大规模详细的调查,从日本人所记载的黑河金矿业的经营情况看,其经营特点与伪满洲国之前相比较,不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经营的系统性。日本人在占领黑龙江及接管黑河金矿业后,首先对金矿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分布区域、砂金矿地带及砂金含量,位置、交通、地质情况,不同的矿带所采用的采金方法。在开采过程中如何进行安全保卫工作。 2、开发经营的科学性。在对黑河金矿进行开发前,日本人对黑河的整体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地理、气候(包括温度、降水量、气压)、人口及组成、金融机构、商业、货币等无所不包。在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接收黑河金矿业。日本侵略者于1934年5月15日在黑河等地成立了伪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垄断了黄金生产。逢源、启源、德源、裕利、古溪、裕边、振兴、源利、至诚、大吉、宏业、麒麟岗等12家金厂被其强迫“委托”经营,兴安、德安、复升、复兴、阿凌河、洪源、开泰、德利、福源、奇利、闹达罕等11家金厂则由其强行直接经营。在将金矿业统治、重新组织后,对采金方法进行改良。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加速掠夺黄金资源,首先在黑河使用采金船采掘。到1942年建成11条,8年间至少从区内掠走黄金182688两(含原属各县)。 这种开发经营的科学性,加大了对黑河金矿的开采力度,加重了对黑河金矿业的掠夺。但也是黑河金矿业乃至全国金矿业采用机械技术的开始,在客观上为建国后我国采金业的技术进步,大力地使用机械采金做了一定的铺垫。 在日本人占领时期,黑河采金业在客观上有相当大的发展与进步,从现有的比较完整的史料(《满洲年鉴·黑河省》昭和十五年(1940年))来看,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科技的进步、组织体系的进步、科学性的进步等几个方面。我们在痛斥侵略掠夺的同时,就如我们看待鸦片战争的历史一样,从客观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价。 综上所述,从黑河金矿业兴起,到初步发展,到日本侵略时期的进一步发展,采金量的持续增长、与其他地区采金量的对比等方面分析,黑河金矿业在全国金矿业中所占有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这种经济上的因素直接提高了黑河政治上的地位,为后来黑河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重要的道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