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赫拉克勒斯寻子 |
释义 | 【名称】赫拉克勒斯寻子 【类别】壁画 【年代】约公元前2世纪 【原属】罗马 赫库兰尼姆 【简介】 宽:1.71米,长:2.02米。 与庞贝城同时被火山岩浆掩埋的另一座城市是赫库兰尼姆。小普林尼(古罗马作家,大普林尼的外甥与养子,著有《书信集》十卷,共三百余篇)在他给罗马史学家塔西陀的信中,曾详尽地记述了关于这座城市的灾祸惨象。考古发掘时,由于它被埋得很深(积土厚达三十米左右),其进度比庞贝城要慢得多,所出土的文物也不如庞贝的多。 赫库兰尼姆出土的壁画大致上与庞贝城相同,这些画都是作为建筑物墙面的装饰物而存在的。几世纪来,虽有各种盗宝者挖掘,但目的都在搜猎金银财宝,对壁画并不感兴趣。凡是墙面完好的,壁画也都保持完好。有的因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受地下水的腐蚀,已散落成块了。要使壁画上的灰泥重新复原,需要极高超的修复技术。最初发掘时,由于技术等原因,损失还是很多的,这里的一幅壁画《赫拉克勒斯寻子》,就是出土于赫库兰尼姆城的一块较为完好的壁画之一。其宽1.71米,长2.02米,此系经加工复制的,已移归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亦称拿波里国立考古学博物馆)收藏。 《赫拉克勒斯寻子》这一题材取自希腊神话:雅典娜的女祭司奥革是阿耳卡狄亚国王阿琉斯的女儿,她与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相恋,生子忒勒福斯。国王获神的预言:如得外孙,将遭不幸。奥革怕父亲发觉,便将婴儿藏于雅典娜神庙。女神大怒,降鼠疫惩治阿耳卡狄亚。阿琉斯知女儿藏婴之事,下令弃婴于路旁。后为猎神阿耳忒弥斯的赤牝鹿所抚养,奥革被迫逃到密西亚,嫁给了密西亚国王。而忒勒福斯长大成人后,获知其母下落,前往相聚(关于奥革,还有另一传说,不在此赘述)。 这个神话起源于柏加马,所以柏加马把忒勒福斯认作历代诸王的始祖,在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柏加马宙斯祭坛的小檐壁上,也可以看到描绘奥革与忒勒福斯传说的浮雕。在这里,全身裸体的赫拉克勒斯正站在象征阿耳卡狄亚地方的女神的面前。他被画得粗壮有力,左腋夹着弓箭、狼牙棒和虎皮。女神严肃地坐在崖石上,怒目而视,似有谴责之意。在她的后面是手持芦笛与猎鞭的萨提儿,是一个皮肤黝黑的牧童样子。英雄身旁还画着一头鹰和一只狮子,这是希腊大力士的象征物,也是他的忠实伴侣。女神的左侧,有一盛满花果的篮子,寓意这一地区的富饶。全画的主题,即是赫拉克勒斯所要寻找的儿子,却被画在左下角,正由一头赤牝鹿抚慰着,婴儿在吃母鹿的奶。忒勒福斯又被英雄头上一个长翅膀的女神用手指着,她似乎点出了全画的主题,而且除了坐在崖石上的女神外,所有人物都关注着婴孩。 根据学者们的分析,认为这幅壁画的构图是典型希腊式的,它具有稳定、对称和浮雕般立体感的特点。但从题材的地方性看,再从小亚细亚名城柏加马浮雕艺术的风格去研究,它更多的是属于希腊化晚期的风格,即公元前二世纪。据估计,这幅壁画,出自柏加马画派的艺术家之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