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南省地震速报及地震参数发布实施细则 |
释义 | 第一条为提高地震速报质量,加强速报地震参数发布的管理,根据中震发测〔2004〕30号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河南省的地震速报及地震参数发布。 第三条河南省地震局速报区域与震级范围 (一)河南省境外200千米范围内,ML≥4.5。 (二)河南省境外50千米范围内,3.6≤ML<4.5。 (三)河南省境内有感地震和ML≥3.0级地震。 (四)邻省发生地震对我省造成破坏或有感的地震。 第四条地震参数速报要求 (一)发震时刻与震中坐标 1.发震时刻使用北京时间,以“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XX.X秒”表示,秒保留1位小数。 2.震中坐标以地理纬度、经度表示,以度为单位,保留1 位小数。 (二)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以千米为单位,保留到个位数。 (三)速报震级 1.一般使用国家标准震级M(GB 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原则使用多台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保留1位小数。 2.深震(震源深度大于70km)与小震不能用地震面波测定时,可用《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试行)》(2001)规定的mb、ML测定。为保证震级速报的统一性,速报时须将其换算为国家标准震级(M)(见附件2)。 (四)震中参考地名 1.震中位于省内且在某行政县内时,使用震中所在的行政县地名。 2.震中靠近两个以上(含两个)行政县交界地区时,使用排列方式命名,如“XX县与XX县间(或XX县、XX县、XX县交界地区)”。当各县分属不同省时,在县名前加注省名,如“XX省XX县与XX省XX县间(或XX省XX县、XX省XX县、XX省XX县交界地区)”。 第五条速报任务及要求 (一)各台站对发生在台网监控能力以内的地震,必须在15分钟之内(从发震时刻起算)将地震震相、发震时刻、震级、震中距、方位角报监测预报中心数据信息室。 1.△≤180KM,ML≥2.5级地震; 2.△≤300KM,ML≥3.0级地震; 3.△≤400KM,ML≥4.0级地震; 4.△≤600KM,ML≥5.0级地震。 (二)符合上述规定的地震,洛阳等数字地震台应在记录到地震波初至10分钟内,将地震震相、震中距、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经纬度等向监测预报中心数据信息室速报。 (三)郑州模拟遥测台网对网内(外子台连线以内)ML≥2.5级地震,网缘(台网边界外扩50千米)内ML≥3.0级地震,网缘以外150千米内ML≥4.0级地震,在地震发生后15分钟内(从发震时刻起算),确定地震三要素并报监测预报中心数据信息室。 (四)监测预报中心数据信息室在河南省境内及周边地区发生M≥4.0级地震时,承担河南省地震局向中国地震局速报任务。 1.在速报区域内发生M≥4.0级以上地震后,在25分钟内完成地震参数的初报,并按规定的速报格式用地震速报信息共享系统EQIM向国家地震台网中心速报,随后立即正式速报地震参数(规定格式见附件1)。 2.在速报区域内发生3.0≤M<4.0地震,由数据信息室负责确定地震参数,向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报送地震参数。 3.当本区域发生M≥4.0级地震后,须收到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对本区域正式速报结果后,拟好“震情快报”(地震参数正式速报)文稿,立即向监测预报中心值班主任正式速报,并按规定的格式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值班室发送传真。 (五)大中城市有感地震 1.大中城市及其附近发生有感地震,所在地的地震台站或地震局(办)应按附件1的规定用语在震后10分钟内立即向省地震局数据信息室报告地震信息。 2.数据信息室负责测定责任区内大中城市及附近有感地震的参数,并在震后25分钟内向中国地震局行政值班室和省地震局速报。 (六)余震序列 对区域内发生主震后ML≥3.6的余震,数据信息室一般要在每次震后30分钟内向国家地震台网中心速报余震参数。 (七)洛阳国家大震速报台承担中国地震局的速报任务,速报内容及报送方式仍按中国地震局规定执行。 第六条速报地震参数的上报与发布 (一)速报地震参数及信息(初报与正式速报)由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向省委、省政府值班室报告。 (二)本区域内M≥4.0的速报地震参数及相应余震参数,由国家地震台网中心负责提供,并统一由中国地震局对外发布。 (三)在区域内发生M<4.0地震及大中城市有感地震的速报地震参数,由监测预报中心数据信息室负责提供,由河南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按照规定程序对外发布。 (四)各级地震机构在接受媒体采访及公众询问时,如需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则应由单位新闻发言人或指定人员统一按上述规定发布的速报地震参数答复。在正式速报地震参数发布之前,应按照附件1的规定用语,初步通报地震信息和地震参数。 第七条本实施细则自2004年4月15日起正式执行, 2002年7月制订的《河南省地震局地震速报工作规定(试行)》(豫震办〔2002〕4号)同时废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