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利亚特蒙古族妇女服饰 |
释义 | 清代此部落妇女头戴尖顶红缨帽,着灯笼式装袖,以库锦或绦子为装饰的袖紧和腰围分割装饰的袍服,并饰以辨发饰为美,而独具特色。 蒙古人的服饰别具特色,样式美观大方。男人春、夏、秋三季头戴呢子尖顶帽或前进帽,身着长袍,腰束绸带,足蹬马靴。女子则头系绸巾,未婚女子多身穿溜肩式长裙,前胸打褶。已婚女子身着肩部打褶的长袍。肩部是否打褶,成为女性已婚、未婚的醒目标志。两种袍服均不系腰带,与常见的蒙古袍样式相比,别富韵致。冬季,男女均头戴尖顶红缨帽,脚蹬马靴,身着皮袍或长裙。男子腰束绸带,女子则在长袍之外再罩一件皮、棉坎肩。外地游人置身于布里亚特蒙古人中间,无不对其服饰的艺术性和高超、精湛的剪裁、缝制技术发出由衷的赞叹。 妇女袍子分姑娘和媳妇的两种。姑娘的袍边儿用红、黑两种条布装饰以外,还用丝、缎把条布镶一道边儿。必须做约三指宽的缩腰纵向皱褶。姑娘不穿坎肩儿,袍子也没有马蹄袖。头戴用貂、獭皮制作的尖顶圆形帽子。帽边以下戴串以珍珠、玛瑙珠的“塔图尔”(额箍),两侧挂带有金、银环的垂饰,胸前戴圆形“稿”(原为佛像盒)。成年妇女袍子的特征为:缝接式袖子、镶边儿肘饰、缩腰带纵纹、凸肩装饰、皱褶下摆等。据说这种袍子,一般由裁剪好的七块布缝制而成。在民间传说中,认为如此制作的原因是,内蒙古布里亚特部族祖先之一的薄勒金夫人同外族英勇作战,战败后敌人分解了夫人的遗体。事后,布里亚特人为了纪念女英雄和弘扬民族精神,按照遗体肢解的部位裁剪衣服,从新缝制,形成了今天特有的布里亚特妇女状。妇女在袍子外边穿用同样布料缝制的无领对襟坎肩儿。重要场合也穿奥吉。 布里亚特蒙古人,春秋季节穿一种帽子连体的外套,叫做“楚巴”(雨衣)。由于布里亚特人居住的环境较为潮湿和寒冷,靴子一般做厚底、翘尖、带笼套式样。总之,布里亚特服饰,继承蒙古族古代服饰传统的同时,适当吸收了俄罗斯风格,形成了具有鲜明部族特色的装束文化。 布里亚特男袍一般用青、蓝、紫色绸缎做面儿,前襟用红色加明、暗两种——共三色锦条镶边儿。袍身肥大,带马蹄袖,系淡红、淡绿或紫色腰带。冬季戴圆形尖顶护耳帽,夏季戴尤登帽。 据有关资料记载,13世纪时布里亚特人隶属于贝加尔湖周围的十一个部族联盟。因此,布里亚特人为了不忘记历史由来,在他们的传说中有,以帽子的顶珠象征太阳,红穗儿代表阳光,帽身上缝制11~14条横向纲纹标志部族的组成等说法。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蒙古族-支古老的部落,其先民一直游牧在贝加尔湖周围。布里亚特蒙古族头饰作为其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风格,形成了与游牧文化相适应的服饰文化。 1.布里亚特蒙古族姑娘(未婚十几岁)头饰 布里亚特姑娘头饰主要有尖顶红缨帽饰、大耳环饰、胸前神像盒挂饰等组成。 红缨尖顶帽饰:呈圆锥形,帽高约15厘米,帽径约19厘米,帽沿高6厘米。布里亚特蒙古族为了尊重和纪念部族联盟,以帽子的圆形象征太阳,帽子的红缨长约20厘米,由红丝线捻合,红缨象征闪耀的阳光,布里亚特帽子无论是冬帽还是夏帽,都顺着帽圆一圈圈缝有横线,帽子分别缝有8、11、13.32条横线,每一条横线代表着一个父亲民族的姓氏。如8条横线代表着阿吉布里亚特8个父亲民族的姓氏;11或13条横线代表着11个父亲民族或13个民族的姓氏;32条横线是代表着浩利和秸利泰布里亚特父亲民族的姓氏。因此,布里亚特蒙古人在制作帽子装饰时特别细心和严谨,忌讳帽子横道缝线歪斜,如横条线缝的不正,则认为这种帽子没有民族的象征拒绝佩戴。除此之外,在帽子的立缘处镶有宽约8厘米不同质地的水獭皮、貂皮、羊羔皮和黑大绒边等,毛边的挺直象征着勇敢战士之意。 十三世纪时的布里亚特蒙古族,隶属于贝加尔湖周围的11个部落联盟。为了不忘记自己的历史,以帽子的顶珠象征太阳;红缨穗象征阳光;帽筒上的8-32条横线是代表部族的组成等。在布里亚特人心目中,帽子不仅记录了历史的传统,还象征着部族和个体的兴旺。 银质耳环饰:饰于两肩下,直径约6厘米,宽约2厘米,有素面银丝圈形,银圈内饰“万字钱纹”,耳环的大小不一,图案各异,装饰物也不同,这种差异与地域、经济条件和喜好有一定的关系。 神像盒饰:蒙语称“稿”,饰于胸前,圆形,中间空心,内放佛像之用。直径约5厘米、厚3.5厘米,用纯银制作,上錾刻莲花瓣纹,神像盒与银链联接饰颈处,禁止随便摘下乱放。 2.布里亚特蒙古族青年妇女头饰(已婚) 布里亚特青年已婚妇女头饰主要有尖顶帽饰、头围箍饰、发辫套饰、发辫饰、耳环饰、鬓侧流苏饰等六部分组成。 紫缎尖顶立檐帽饰:蒙语称“陶稿勒卜奇”,形制同姑娘的帽子,帽子的立檐一般饰水獭皮或貂皮,帽面以绸缎为主制作。 珊瑚珠头围箍饰:蒙语称“塔图尔”,饰于头围一周,宽约8厘米,黑绒作底内包衬,在上钉缀红珊瑚、绿松石、玛瑙、琥珀等珠宝。珠宝长约1.2厘米,宽约0.8厘米,各色珠子隔开钉缀3排,中间的串珠为120粒排列,上下两排各60粒,隔一粒钉缀,看上去像英文字母的“H”连续排列。 发辫套饰:蒙语称“托依卜”,饰两腮颊旁侧,由黑、蓝、紫、深绿、咖啡色等缎缝制。长约55厘米,宽约8-10厘米,发辫套上下边缘拼接金银丝及花绦,中间钉缀各种银饰件,并饰以盘长、双胜吉祥等图案。 发辫银饰:呈三角状,饰于发辫根部,长约5厘米,银质三角形素面,其上部为空心圆柱形,内插入一根长约15厘米,径约1厘米的圆木,外包裹黑布。 耳环饰:银链系挂,耳环有多种款式,有圆环、偏圆形银环,中间饰多种吉祥图案,以红珊瑚和其它的珠宝7-9串固定在银丝上,坠于耳下。 鬓侧流苏饰:系于鬓角处,以珊瑚、松石、琥珀串数条坠于两侧及胸前。 法轮式挂饰:系挂两裉之下腰部,法轮为银质,纹饰有龙纹、盘长、万字纹等吉祥图案。不论是哪一种图案,下边系挂生活中所需要的银饰件,左侧银链系双管针筒、蒙古刀、火镰;右侧挂银五饰(钩、锥、耳勺、夹子、镊子)银香盒,这些饰件是男女必佩之物,也是一种装饰(图版九)。 3.布里亚特蒙古族老年妇女头饰(45岁以上) 布里亚特老年妇女头饰比较简单,平日夏天头上罩围巾,冬天戴尖顶护耳红缨帽,饰羔皮、獭皮、貂皮为主。 布里亚特蒙古族妇女无论装饰以上哪一种饰品都很美观、大方、得体。 布利亚特妇女长袍,还保留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款式风格,她们的长袍有未婚和已婚之区别。小姑娘和少女穿腰间有横向分割结构的平袖无腰带长袍;已婚妇女则穿腰间有横向分割结构的灯笼式装袖无腰带长袍。未婚和已婚妇女长袍区别在于袖子的结构上,已婚妇女长袍的腰间的褶子也比姑娘的多一些。布利亚特已婚妇女还有一种长袍加对襟短坎肩的套装,其短坎肩要用与长袍同色面料制作,并在袖窿和对襟之缘有库锦镶边装饰,其长袍在领边、领座、大襟、腰围和袖筒上段,均有库锦镶嵌装饰。已婚妇女的这种套装要用上等面料制作,一般在逢年过节时穿,并配以传统帽子、头巾和靴子。 布利亚特妇女长袍的又一特点是时代感非常强。她们的长袍不仅款式新颖别致,而且不受传统面料的局限,妇女们可根据年龄、爱好和季节,随意选用现代时装的任何面料。所以穿上这种长袍,确有舒适得体、美观大方、潇洒利落、新奇时髦之感,故在青年妇女中值得推广。 布利亚特男子除穿着两道沿边儿、双双成排扣袢儿装饰的长袍之外,还穿一种在大襟之缘有三色宽沿边儿的传统长袍,头戴尖顶护耳帽、脚着白底小翘尖靴子。 布利亚特妇女非常讲究裁剪和缝制工艺。妇女们常在一起交流裁剪和缝制经验,研究如何提高裁剪缝纫技术等。在布利亚特一般家庭均备有缝纫机和裁剪工具,姑娘们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裁剪缝纫技术。 布利亚特妇女不论年龄大小、未婚还是已婚,经常穿着自己的传统服饰。逢年过节、举办婚事或参加那达慕盛会时,布利亚特人多数穿戴自己的传统服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