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一哲 |
释义 | 个人简介何一哲,男,1963年3月29日出生,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陕西省植物遗传工程育种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学历。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主要从事小麦远缘杂交遗传育种、特异质小麦营养育种和秦巴山区生物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研究等项工作;1991年6月任助理研究员,1997年1月聘任为副研究员。1999年9月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继续从事上述科研工作。2001年3月开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在职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7月结业。2000年9月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注册成立“杨凌益康农作物开发研究所”,兼任该所所长至今。现为陕西省遗传学会、陕西省农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会员。 主要成果工作20多年来,参加育成了“小偃107”、“小偃168”、“小偃246”、“小偃22”、“小偃15”、“小偃128”等“小偃麦”系列新品种。其中“小偃107”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偃168”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偃22”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在从事“小麦与大麦杂交研究”工作中,完成了对所获杂种及其回交后代染色体鉴定分析;在连续从事16年“秦巴山区生物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中,提出了生物资源相对丰富的贫困山区应发展“生物农业”的新理论;“秦巴山区生物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治理技术推广”和“商州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主持的“小麦抗逆育种研究”课题筛选出了“小偃246”、“小偃15”等多种类型的抗逆抗病、稳产高产新品种(系),成为商洛山区主栽品种。 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来,共主持国家重大科研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0项,均顺利完成了科研工作任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2项,省产学研联合工程成果二等奖1项,中科院西安分院、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3篇(第一作者论文37篇,其中一级学报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