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何棐
释义

何棐(1464-1541),字辅之,因其书斋名为“笃斋”,故人们常称他为笃斋先生,笃斋就成了他的号。

何棐的先祖原系毗陵(今常州市)人,宋朝末年因避战乱,举家迁至泰兴县永丰镇(今黄桥镇),此后世世代代居于此。

何棐的父亲何岱,以扬州府儒学生出身贡入国子监,后任京师中城兵马指挥之职。何岱生三子,何棐是长子,生于天顺甲申年(公元1464年)三月初四日,自幼聪明好学,十七岁时考中秀才,在县学读书时就很有文名。不久,其父病故,何棐悲痛欲绝,赴京迎丧归葬。此后,他既要奉养继母陈氏,又要抚养幼弟栗、樽,很是艰难。

其时,何氏家族中何棐的从兄弟有20多人(他排行十七),大多“彬彬读书,攻文辞,为儒者”,家业“稍稍损于故时”。何棐因父亲在世时为官清廉,毫无蓄积,又客死在外,家境更不景气。何棐深知生活之艰辛,愈益率诸兄弟发愤读书,切磋学问。弘治辛酉年(公元1501年),何棐赴南京参加应天府乡试,得中举人。他的从弟何棠(大伯父岷之长子)与他同榜。三年后,他的侄儿何珊又相继中举。自此何氏遂为宦族,家业又得振兴。

弘治壬戌年(公元1502年),也就是他中举的第二年,何棐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中获得第十名,殿试为三甲九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原议留京任兵科给练,因有人从中梗阻,改派为福建浦城县令。何棐到任后,以自己的廉洁建立威信,以自己的机敏稽查弊端,并时常深入民间,问民之疾苦,查办了少数首恶分子,那些偷掘银矿的人失去依附,便不再嚣张了。

在此期间,何棐还为老百姓办了几件实事。一、仿照古制,建立社仓。二、订立乡规民约,以正风习。三、崇儒重教,兴办学校。何棐的这些举措,使他的名声大振,上司表彰了他的贤能。丁卯年(公元1507年)经考绩,何棐奉调进京,任陕西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俗称巡按,“代天子巡狩”,官虽不高,出外巡查时权力却很大。黄桥人认为何棐做了京官,官儿大得很,所以至今一直称他为何御史,把他的家称做御史府,御史府至今保存完好,现存房屋近百间。其实,监察御史与知县为同一品级,为正七品,但这是他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一步。

己已年(公元1509年),皇上赠何棐父承德郎,许氏、陈氏封太安人,其妻赵氏封孺人。

庚午年(公元1510年),何棐奉命整顿湖广军队。清军期间,他考核审查详细谨慎,军纪遂振肃。

辛未年(公元1511年),鄢本恕、兰廷瑞杀害方面大臣,僭号称王。自关以东,大河之南,东至荆湖(湖北、湖南),西抵巴蜀,行旅不通。皇上命刑部尚书洪锺为元帅,统兵讨伐。洪锺举何棐改任军中纪功(督军)。何棐到任后,秉公办事,大凡权贵显要所托所请,一概不加理会。癸酉年(公元1513年),兰、鄢等逃至四川。何棐任期已满,皇上赐何棐白金、绫丝、以示嘉奖,并于黄桥何棐宅第的巷口敕建四牌坊。万历二十五年曾重修,现存《重修太仆公四牌坊记》。

西征结束后,何棐升任广西按察司副使。尚未到任,重议军功,又提升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少卿是何棐一生中的最高职务。

嘉靖丁亥年(公元1529年),何棐患腹疾,乞休,奉旨归于故里。

回黄桥后,何棐每日与宾朋饮酒咏诗以自娱,把世事看得十分淡漠。在赋闲的十多年,其一切言行遵守礼度,地方上的人都十分尊重他。

何棐喜吟诗,能一吟百首。著有诗集《笃斋遗稿》一部,凡150余首,多为仕途所作,亦有少量家居诗。他主修的《九江郡志》,被收藏于清藏书家徐乾学“传是楼”,且为其中佼佼者。嘉靖五年,何棐还应安徽新安方氏之请主修了一部《方氏族谱》,并为之作序。不少日本学者对这部家谱写了研究文章,给予很高评价。

何棐卒于嘉靖辛丑年(公元1541年)六月十三,葬于黄桥东郊何氏新茔,并建有太仆公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