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禾秆亮毛蕨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禾秆亮毛蕨 种拉丁名:Acystopteris tenuisecta (Bl.) Tagawa 科中文名:蹄盖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属中文名:亮毛蕨属 属拉丁名:Acystopteris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粗柄毛冷蕨(台湾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3(2):042 植物形态根状茎横走,直径约2-5毫米,疏被浅褐色披针形薄鳞片;叶近生。能育叶长(22-) 65-80 (-150) 厘米;叶柄长 (7-) 30-40 (-90) 厘米,基部直径(1.5-) 3-4 (-5)毫米,浅禾秆色,上面有一条纵沟,基部被浅褐色披针形的鳞片和稀疏的节状毛;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 (14-) 35-50 (-70)厘米,宽 (7-) 20-25 (-60) 厘米,渐尖头,基部圆心形,二至三回羽状,末回羽片羽状全裂;羽片15-20对,近对生,宽披针形至披针形,渐尖头,略向上弯弓,近无柄或有短柄,基部对称,近截形,下部1-2对羽片阔披针形,长 (3.5-) 15-20 (-33)厘米,宽(2-) 4-8 (-20) 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平截或圆楔形,一至二回羽状,二回小羽片羽裂;一回小羽片10-25对,羽轴上侧的较下侧的略短,基部一对稍缩短,下侧第二片起小羽片为阔披针形,长 (1-) 2.5-5 (-10)厘米,宽 (0.4-) 1-2 (-3) 厘米,钝头或渐尖头,基部平截,无柄,互生,一回羽裂至一回羽状,二回小羽片羽裂;末回小羽片长方形或长圆形,长4-10毫米,宽2-3毫米,钝头,无柄或基部多少与小羽轴合生,锐裂或片裂;向上的羽片渐短,和基部的同形或稍狭;顶部羽片为披针形;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小脉单一或分叉。叶干后草质,淡绿色,叶片下面及囊群盖边缘具桔黄色或黄色细微腺体,两面沿叶脉和各回羽轴、叶轴以及叶柄均密被透明的节状长毛;羽轴、叶轴和叶柄同色,上面还被有许多由2-3行细胞组成的钻状鳞片。孢子囊群小,圆形,着生于裂片基部上侧小脉背部,在小羽轴两侧各排成整齐的一行;囊群盖群小,膜质,灰绿色,卵圆形,仅以基部一点着生于囊托,被成熟的孢子囊群向后推开、压于下面宛如下位,宿存。孢子豆形或长圆球形,黄色,不具周壁,表面具密集的直立而头部膨大的棒状突起。 产地生境分布于台湾(台北、宜兰、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嘉义阿里山、高雄、屏东、台东)、广西(九万山)、四川(峨眉山)、云南(广南、西畴、马关、屏边、金平、元阳、新平、景东、西双版纳、西盟、永德、易门、双柏、漾濞、泸水、贡山)及西藏(墨脱、南迦巴瓦)等省区。生山地雨林下或沟边林下阴湿处,海拔650-2600米。日本、越南、缅甸、印度东北部、锡金、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热带地区及新西兰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