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核丰1号 |
释义 | 品种来源核丰1号(原名:CT49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太谷核不育小麦课题组,以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分离出的优良不育株为母本,复合杂交后,对分离出的可育株进行系圃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太不/冀麦88—4319//BE4/3/(太不/Crim津农4358),2002年底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核丰1号,冬性,抗寒性强,2001年经北京市延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鉴定,越冬死株率7.03%,死茎率14.5%,抗寒性与对照京411相同。该品种繁茂性好,叶片短宽,株高80cm左右,株型紧凑,冬前生长势强,拔节后叶片上冲,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每亩40—45万穗,最高可达50万穗/亩,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45克,每穗23—28粒,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经沧州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盐池鉴定,耐盐为一级。该品种抽穗期、成熟期与京冬8相同,后期落黄好。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测试,籽粒粗蛋白含量为14.82%,湿面筋含量28.4%,适宜制作馒头、面条等食品。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参加产量比较试验,在10个参试品种(系)中位居第二,亩产423.8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8.2%。1998—199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参加产量比较试验,在10个参试品种(系)中位居第一,亩产418.5公斤,比对照京411增产8.89%,比对照京冬8增产12.4%。1999—2002年参加天津市高水肥组二个年度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2.09公斤,较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6.2%。 适宜地区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抗盐一级,抗旱性也较好,适宜在天津、河北、北京和山西等中高水肥地块种植,也适宜在这些地区的旱肥盐碱地种植。 栽培要点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倒伏能力中等,属中、矮秆多穗类型。播前应重施底肥,基本苗18—20万为宜,起身拔节肥适当推迟。有条件的地区,在开花灌浆期进行叶面喷肥,以提高千粒重和籽粒品质。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收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