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郝兆先
释义

郝兆先(1896—1978),又名天柱,曾化名一秒、郝宣,安徽省潜山县黄泥镇人。

1917年,毕业于省六邑中学。1918年赴日就读于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为反对北洋政府与日本订立军事秘约,于5月随同留日同学归国,在上海成立留日学生救国团,任该团干事,兼《救国日报》记者,在此期间,结识了《民国日报》记者、总经理邵力子。

1919年,投身于爱国学生“五·四”运动,回皖同其他进步青年一起,发动成立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因军阀马联甲下令捉拿进步青年,6月,郝兆先到湖南长沙任《救国日报》驻湘记者。这时,湖南学生联合会已成立,毛泽东是学联负责人。郝兆先持介绍信会见了毛泽东。郝得知毛泽东计划于7月7日组织青年学生举行抵制日货的爱国示威游行,而军阀张敬尧准备血腥镇压的消息后,利用他同湖南督军公署高等顾问徐清泰的关系,请徐说服张敬尧,取消了镇压学生的计划,使“七·七”反日爱国示威大游行得以胜利进行。

1920年,郝兆先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和各界联合会驻上海代表;后又任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总会评议员。1921年,任中、韩两国互助会评议员。同年冬,以在上海任职的各团体代表身份赴苏参加远东民族会议,并学习考察近四个月。1922年春回国后,在上海报纸上发表过“旅苏游记”,称赞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国民党,复又赴日就读于帝国大学法科。9月,任上海《民国日报》驻日特派员兼记者、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总会干事。1923年,任中国国民党东京支部干事,编《三五》(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季刊回国印发,宣传孙中山的政治主张。1924年5月,日本单方公布限制华侨入境的八条苛例,引起留日的学生和华侨、华工的愤慨,驻日华侨联合会派郝兆先回国,呼吁反对。郝兆先到上海发动反日运动后,赴广州与国民党外交部联系,并于大元帅府谒见了孙中山。受命后,复回上海组织反日运动。因得到孙中山的鼓励与指示,又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反日大罢工的支持,斗争取得了胜利,日方终于宣布停止八条苛例的实行。是年,郝兆先祖父在家乡黄泥病故,因郝兆先在宣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反日运动中甚有贡献,孙中山得知其祖父病故的消息后,题赠“教忠留懿”挽幛;外交部长伍朝枢也题赠“硕德耆年”挽幛。

1924年,郝兆先回日本前,在上海又先后两次会见了毛泽东。毛泽东启发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他请毛泽东开介绍信给在东京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临别时,毛泽东握着郝兆先的手说:“从此我们是一家人了”。郝兆先到东京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找到马克思研究会(实即中共支部)的负责人马哲民等,是年冬,在东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郝兆先任中国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工人部部长;1926年任驻日总支部华侨运动委员主席。1927年,中共中央调东京支部书记王步文和郝兆先等回国,分配到上海做国民党工作。郝兆先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秘书、代部长。“四·一二”惨案发生后,上海市民于14日举行大会。郝兆先以代部长的身份主持大会。大会要求淞沪警备司令部交还工人纠察队枪支,并惩办镇压工人群众的祸首。15日,国民党反动派接管了上海特别市党部,并在报纸刊登通缉令,悬赏1000元(银元)捉拿郝兆先。在白色恐怖下,中共地下活动极为困难。于是,党组织通知郝兆先到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主席。8月,王步文从安徽到武汉。当时,国民党驻鄂中央直辖第九方面军总指挥方振武在湖北扩大部队,王步文因知方振武与郝兆先是世交,建议郝兆先打入方部。于是,郝兆先投奔方部任指挥部少将参谋,化名郝宣。

1928年,方振武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攻克河北沧县后,为保证部队的给养,方振武委郝兆先任沧县少将县长。郝兆先利用手中政权,宣传反帝反封建。9月,国民党反动当局得知郝宣即郝兆先,向方振武提出要郝兆先归案。在方振武的掩护下,郝兆先持方赠送的一千银元东渡日本避险。1929年回国。1931年,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被害后,郝兆先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因而脱党。

1932年,郝兆先随好友邵力子赴甘肃省兰州。邵力子任省主席,郝兆先任省府第一科长。不久,改任临洮县县长。1934年,邵力子调任陕西省主席,郝随同到陕西,任蓝田县长。在任时,兴利除弊,尤其在禁止鸦片运动中成绩显著。他为了发动民众检举贪官污吏,在县府设置了由他亲自开启的“报告箱”。在一次开箱中,发现有人检举其弟郝秀岚吸大烟,经调查属实后,他秉公依法惩处,将郝秀岚上镣下狱。此事对全县震动颇大,推动了禁烟运动。在任职期间,家乡亲友多有来蓝田拜访谋事,他除择优录取一人外,其余都经劝说后赠之以路费使之返回,并托人带回“蓝田县府,非郝氏宗祠”的大字条幅,张贴于老家祠堂,并明言:“以后族人再来蓝田找我谋事,恕我不再送路费了”。家乡筹建小学,郝兆先得知后,捐赠一百银元作为创办经费。

1937年,郝兆先因病咯血,辞去县长职务到西安疗养。1938年春,赴洛南县任县长。在任时,他将延安派来的干部安排在抗日动员委员会任委员,以便根据中共的方针、政策,开展抗日斗争。当时,洛南掀起了发展生产、支援抗战的热潮。当开展抗日捐献活动时,他动员妻子捐献了首饰和皮袄,自己的皮背心也押入当铺凑钱捐献。在任期间,他利用合法身份,设法释放了囚禁洛南监狱的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一位地下工作的同志,并多次掩护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脱险出境,多次营救进步青年学生。郝兆先的行动,引起国民党右派的不满,于是被撤职。1940年离开洛南去西安,后任律师多年。

西安解放后,郝兆先参加陕甘宁边区法院工作。1950年任陕西省人民法院审判员。1951年调西北司法部工作,兼西安解放中学校长。1952年任民革陕西省委员会筹委和第一届委员;同年调西北民族学院任秘书。1953年任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1954年任陕西省参事室参事。1958年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受到批判,后在反右倾运动中被撤除职务。回原籍黄泥“教育改造”。1983年,经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