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郝爱兵
释义

中国国际地下水模型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郝爱兵,男,1965年4月生,博士,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干旱区地下水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的勘查、监测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他科研、生产和决策支持项目40多个,其中提交科研、生产报告60余份,合作出版专著4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学术论文

1、李文鹏、郝爱兵,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199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4期,p28-32。

2、郝爱兵、李文鹏、梁志强,2000,利用TDS和d18O确定溶滤和蒸发作用对内陆干旱区地下水咸化贡献的一种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1期,p4-6。

3、李文鹏、郝爱兵、郑跃军等,2006,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地学前缘,Vol.13,No.1,p191-198

4、李文鹏、郝爱兵等,1996,对我国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的几点认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No.5,。

5、Li Wenpeng, Hao Aibing, Li Xiaomei, 2000, The characteristics, 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the strategies of water resources in northwest inland bas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ydro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Wuhan, p363-367.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Beijing.

6、李文鹏,刘振英,郝爱兵,1999,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远景勘探开发区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环境,邓楠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p259-264。

7、张卫东、郝爱兵,2004,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问题,中国矿业,No.6,p116-120。

8、郝爱兵,2005,保护生命之泉—地下水,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4日,第7版。

9、郝爱兵、于开宁、哈承佑,1998,历史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影响,地质论评,Vol.44,No.2,p219-224。

10、郝爱兵、李文鹏,2003,Pitzer理论在变温高浓卤水体系地球化学平衡研究中的应用,盐湖研究,Vol.11,No.3,p24-30。

11、郝爱兵,李文鹏,2005,溶解驱动开采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矿的室内试验研究I—单矿柱溶解驱动试验试验,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建院30周年论文集,中国大地出版社,北京,p3-10。

12、郝爱兵,李文鹏,2005,溶解驱动开采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矿的室内试验研究II—多矿柱溶解驱动试验试验,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建院30周年论文集,中国大地出版社,北京,p11-20

13、武选民、史生胜、黎志恒、郝爱兵等,2002,西北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No.1,p16-20。

14、武选民、史生胜、黎志恒、郝爱兵等,2002,西北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No.2,p30-33。

15、于开宁、郝爱兵、王孟科,1996,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No.6,p4-15。

16、于开宁,郝爱兵,李铎,刘振英,2001,地下水盐污染的分布及污染机理,地学前缘,Vol. 8 No.1,p151-154。

17、郝爱兵,钟自然,2004,二十一世纪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二十一世纪的国土资源,中国物资出版社,北京,p40-47。

主要学术著作

1、李文鹏、郝爱兵、刘振英、万力、郭建强等,2000,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开发远景区研究,地质出版社,北京,p149。

2、李文鹏、周宏春、周仰效、焦培新、郝爱兵,1995,中国西北典型干旱区地下水流系统,北京,地震出版社,p179。

3、李文鹏、康卫东、郝爱兵等,2007,西北典型内流盆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模式,中国大地出版社,北京(即将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