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晋春秋辑本 |
释义 | 《汉晋春秋辑本》的撰写背景《汉晋春秋》,东晋习凿齿撰。五十四卷,一作四十七卷(见《隋·志》)。该书记述起自东汉光武帝、止于西晋愍帝二百八十一年间历史。史料价值较高。记三国史事,以蜀汉为正统,魏武虽复汉禅晋,尚为篡逆,遂以晋承汉。 清人汤球、黄奭辑有唐代以前的诸家晋史和十六国书。1937年,商务印书馆根据《史学丛书》本将汤球的《九家旧晋书辑本》、《晋纪辑本》、《汉晋春秋辑本》、《晋阳秋辑本》、《十六国春秋辑补》、《三十国春秋辑本》等排印出版,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汉晋春秋辑本》摘录卷一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论(《汉晋春秋》;《晋书。本传》) 临终上前论疏(《汉晋春秋》;《晋书。本传》) 别周鲁通诸葛论客问曰:“周瑜、鲁肃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客曰:“周瑜、奇孙策于总角,定大计于一面,摧魏武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威震天下,名驰四海。鲁肃一见孙权,建东帝之略。子谓之小人何也?”主人曰:“此乃真所以为小人也。夫君子之道,故将竭其忠直,佐扶帝宜,尊崇宁时,远主名教。若乃力不能合,事与志违,躬耕南亩,遁迹当年,何由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未亡之日邪?”客曰:“诸葛武侯翼戴玄德,与瑜、肃何异?而子重诸葛,毁瑜、肃,何其偏也!”主人曰:“夫论古今者,故宜先定其所为之本,迹其致用之源。诸葛武侯龙蟠江南,托好管、乐,有匡汉之望,是有宗本之心也。今玄德,汉高之正胄也,信义着于当年,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继,谁云不可哉!”(《汉晋春秋》;《御览》447)P.9 卷二明帝 明帝勤于吏事,苛察逾甚,或于殿前鞭杀尚书郎。(《汉晋春秋》。《御览》649)P。10 钟离意相鲁(原注:按,永平三年钟离意出为鲁相)见仲尼庙颓毁,会诸生于庙中,慨然而叹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况圣人庙乎!”遂躬留治之。周观舆服之在焉,自仲尼以来,莫之开也。意发视之,得古文策书曰:“乱吾书,董仲舒,治吾堂,钟离意,璧有七,张伯盗一。”意寻案未了。而卒张伯者、治中庭,治地得六璧以上之。意曰:“此有七,何以不遂?”伯惧,探璧怀中。鲁咸以为神。(《汉晋春秋》。《续汉志》注补20)P。10 〔永平十五年,祠仲尼。〕帝时升庙立,群臣中庭北面再拜,帝进爵而后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