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5分钟定律 |
释义 | 15分钟定律是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做出的预言。他认为只要半小时就能成为名人或从名人变成普通人。但在网络世界里,这个定律却不尽准确。 出处安迪·沃霍尔曾经对他所能预见的未来,作出过两个相互关联的预言:“ 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加起来耗时半个小时,就能搞出一个名人,然后再搞死一个名人。 考虑到直到安迪·沃霍尔去世的1987年,互联网的应用还不过刚露苗头,安迪·沃霍尔是不是真的领教过网络的厉害,是一个值得存疑的悬案。在如此背景下,能够预言当今网络世界见惯不惊的“15分钟定律”,证明这个行为和作品都颇为搞怪的波普艺术家,确实是一个能够准确号到时代律动的顶级大师。 特例安迪·沃霍尔的预言,也有不尽周延之处。借助网络传播而在15分钟内成名的凡人,也有出名时间远超15分钟的幸运儿。 “犀利哥”不仅成为日本、韩国网民热烈追捧的明星,甚至连英国主流报纸的重要版面上,也出现了他最经典的“犀利”形象。而“荣归故里”的“犀利哥”虽然一如既往地懵懂无知,但全国各地的“商业苍蝇”已经呼啸而来,准备开掘他身上蕴含的每一线商机。 这个还在不断发展着的故事,与其他类似故事的最大不同,在于“犀利哥”本人对围绕他所发生的一切,均处于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这个常年混迹于城市街头且神志不清的流浪者,在他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而被一束聚光灯死死罩住,毫无防护地暴露在看客好奇的目光中。在这场由无数看客参与编导的长篇连续剧中,身处舞台中心的“犀利哥”本人,却成了一具不能自主的牵线木偶,按照看客们心态各异的不同期待,被动地变换着各种难受的造型。 截至目前,国外媒体或网友对“犀利哥”的关注,仍然更多地集中于他的“犀利”形象。在英国报纸的报道中,他是具有“英俊的相貌和放荡不羁的穿衣风格”的“中国最酷的男人”;而日本网民则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大明星渡边谦的神韵。在这些与“犀利哥”相隔遥远的人们看来,“犀利哥”那身由捡拾而来的污秽衣物拼凑出的装扮,却被看作最为前卫的时尚形象,恰好构成对时尚和时尚界的绝妙讽刺。而在中国,“犀利哥”被偶然抓拍到的落拓形象,却被赋予了他自己并不具备,更不自觉的复杂含义。而当媒体、看客、政府出于各种目的,蜂拥围绕到“犀利哥”身边时,“犀利哥”便愈发被符号化、象征化、公共化,而与他自身的实际境遇和命运割裂和脱离。所谓“我们时代的精神自由符号”的“犀利哥”,却因此而彻底地失去了精神乃至身体的自由。 这样的处境,显然与“芙蓉姐姐”或“凤姐”主动投身于舞台中央不同。就算公众对这两位“姐姐”的怪异举止有再多的非议,或对她们的心智有再多的猜测,至少她们有能力感知而且收获“出名”带来的收益。而无论“犀利哥”在都市街头的高声痛哭,还是回到家乡后的仰天长啸,都足以证明他的“犀利”绝非刻意为之,也完全不能从“出名”这件事上感受到任何好处,甚至可能对自己的“犀利”和“出名”完全没有感知。如果套用2009年最热的句式,则“犀利哥”的遭际,不过是一桩因“被犀利”而“被出名”的悲剧而已。 如果不对安迪·沃霍尔的预言作太狭隘的理解,则“犀利哥”从出名到湮灭的过程,大概也没有超出“15分钟定律”的范畴。唯愿这“15分钟”之后,“犀利哥”还有更长远且更自由的生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