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因里希·锡乐巴 |
释义 | 简介海因里希·锡乐巴(BaurathHildebrand,1855—1925),德国铁路设计师。1886年来到中国,是清朝末年胶济铁路最初的主要设计者。 生平海因里希·锡乐巴生于1855年,成年后,他被培育成为了一名铁路设计师。在31岁的时候,锡乐巴的命运开始和陌生的中国发生了紧密的联系。1886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派遣了4名铁路工程师到北京,学习中国语言,以为日后中国政府准许建造铁路时做好准备。锡乐巴是这4人其中之一。 很快,锡乐巴得到指令,建造一条从上海到吴淞的铁路。但是锡乐巴很不走运,这条中国最早的营运铁路在建成后不久,由于中央政府一些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被拆毁了。从1892年至1898年,锡乐巴为湖广总督张之洞设计铁路,他设计建造了从汉阳到湖北大冶铁矿的铁路。1895年7月,张之洞先后向总理衙门提议修建上海到南京的沪宁铁路,同时派锡乐巴勘测线路。后来,锡乐巴又设计了京汉、汉渝等铁路的方案。但锡乐巴所有已经预先做过勘测和设计工作的铁路,没有一条最后交给德国公司建造。到了1898年,中央政府任命了盛宣怀来领导和监督中国的铁路建设。随后,锡乐巴成为盛的技术顾问。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锡乐巴在中国修筑铁路的命运开始发生了转折。不过,带给锡乐巴好运的,并不是盛宣怀。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与德国关于青岛的租借条约签署,根据这份条约,在北京的中央政府允许德国修筑一条从青岛到济南的铁路线。刚刚让盛宣怀招募的锡乐巴,被德国银行集团委派来山东,着手进行建造铁路的设计。 1899年6月,由德国十四家银行共同出资5400万马克组建的联合体山东铁路公司成立,锡乐巴成为这家公司驻青岛和山东事务所的经理和首席工程师。这一次,锡乐巴开始成为在中国的德国铁路的建设主角。这个事业在1899开始的时候,他已经44岁了。1899年9月23日,德皇之弟海因里希亲王在青岛主持了山东铁路的开工典礼。当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并在青岛和胶州两地同时铺轨。 1901年4月1日,铁路筑至胶州,并于7天后通车。据当时青岛出版的德国官方报纸的记载,铁路开通后,从青岛至胶州大约只需两个小时便可以到达。而在这之前,这段道路需要走上一天半。在锡乐巴的有效组织下,随后的工程是在边建设边通车的情况下进展的。1902年6月,铁路筑至潍县;1903年4月,铁路通至青州府;9月,到达张店。1904年6月1日,铁路到达济南。当日,山东巡抚和德国胶州总督都参加了庆祝山东铁路全线贯通的隆重典礼。 从1899年至1908年,锡乐巴一直在青岛担任山东铁路公司的经理。显然,在锡乐巴漫长的中国经历中间,参与山东铁路的设计和修筑,是他成为职业铁路设计师之后最稳定也最为成功的事业。有意思的是,锡乐巴有一个叫皮特的兄弟,也是山东铁路的修筑参与者。作为区段工程师,他直接参与了铁路的修筑。在这个期间,皮特·锡乐巴负责建造五号区段。 海因里希·锡乐巴从1899年至1909年一直住在青岛,1909年他回到德国。之后,他的弟弟皮特从1909年到1914年一直担任山东铁路公司的经理,直到德国战败。 1910年,作为铁路方面的顾问,锡乐巴被铁路大臣盛宣怀再次招回了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后,盛宣怀一病不起,锡乐巴只好在1912年又返回了德国。后来,他担任了圣卡特琳娜铁路公司的经理,直至1925年8月29日在柏林去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