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峡交通史论丛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编委会编辑出版日期:2002 页数:325 关键词:台湾海峡海上运输交通运输史海峡交通史论丛编辑委员会 分类:经济管理>水路运输经济 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海峡交通史,分为“古代交通篇”、“明清交通篇”、“近代交通篇”、“交通民俗篇”、“通航务实篇”五篇。 章节目录(一)古代交通篇 闽台两岸古地貌与考古文化比较——兼论闽台远古交通&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欧潭生 古代闽台交往与台湾开发&福建省方志办副主任 卢美松 论闽台海洋文化的起源&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徐晓望 闽台航运史的史料探索&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榕三 略论古代台湾的海上交通&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 谢必震 孙权与航海&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罗肇前 古越族的了鸼船——雅美木舟&集美航海学院高级工程师 陈延杭 (二)明清交通篇 内河航运与台北开发的省思&台南师范学院乡土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管志明 明郑时期台湾海峡两岸海上交通问题的探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邓孔昭 清代台湾地方的开发与岛上对外交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 李祖基 清代海上交通渡台政策之研究&台湾海洋大学亚太中心教授 郭展礼 清代前期福建平民偷渡台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 陈孔立 台湾省会选址论——清代台湾交通与城镇体系之演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周翔鹤 清代北港的闽台贸易&台湾空中大学人文系副教授 蔡相煇 清代大陆产猪对台湾的输出&关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松浦章 (三)近代交通篇 试论日据时期的台海两岸交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小冲 试探近代福建与台湾、日本的三角贸易特征&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 陈子华 台湾的海港重建与货物运输(1945—1949年)摘要——以基隆港及高雄港为中心的探讨&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汤熙勇 “小上海”——布袋港之繁华、沧桑及希望&台湾布袋港发展促进会理事长 蔡武璋 20世纪30年代泉台的海上走私活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陈丽华 日据时期大陆来台之制茶工&台湾台北市文献会研究员 卞凤奎 (四)交通民俗篇 略述海峡两岸海上交通民俗&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员 李玉昆 台南市安南区(原台江地区)拓垦的空间研究初探——以学甲镇中州陈姓族人为例&台湾台南师范学院乡土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黄世祝 泉州琅玕陈氏家族及其从事闽台商贸航运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员 叶恩典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庄春泉 闽台交通与两岸家族文化的发展——以“林日茂”家族为例&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杨彦杰 (五)通航务实篇 实现海峡两岸海上双向直航是历史的必然——从海峡两岸试点直航看两岸海上双向直航&福建省运输管理局局长、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马继列 论海峡两岸直航问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 李非 海峡两岸试点直航中航商关注的问题及建议&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副总经理 陈茂森 厦门特区先行先试 推进两岸海上直航&集美大学教授 李连亭 从区位整合初探金厦港埠发展策略&金门观光协会顾问 林振查 布袋港在两岸航运史上的再定位&台湾云林虎尾科技大学进修推广部教育组组长 翁顶升 台湾台中侨光技术学院教务处出版组组长 陈瑛珣 从台湾经发会看“戒急用忍”松绑与“三通”的前景&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潘锡堂 “两岸商机”与“戒急用忍”&台湾真理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教授 龚春生 两岸航运课税的差异与统一&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经济系教授 于明宜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讲师 陈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