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坛镇
释义

海坛镇,原为镇东卫,康熙十七年(1686年)改称援剿镇,设中、左、右3营,每营步兵400名,守兵400名,共2400名,驻扎在海口镇东城。康熙十九年(1688年)二月,清兵占领海坛岛后,改名为水师海坛镇。康熙二十二年(1691年)六月移驻海坛岛。总镇署设在原周鹤芝衙署,首任镇守总兵官林贤。康熙二十七年(1696年),裁中营,将额兵拨入左、右两营。左营设游击、守备、千总各1名,把总4名,外委千总3名,外委把总6名,兵员1152人(其中步兵552人,守兵600人),配备大中小船只19艘,坐马40匹;右营设游击、守备各1名,千总2名,把总4名,外委千总3名,外委把总6名,兵员与左营同,配备船只19艘,坐马22匹。左营陆汛为东庠、流水、青湾、苏澳、大练、鼓屿、韩厝寮、君山顶,水汛为盐埕、磁澳(长乐市属)、鼓屿和福清的万安、门扇后;右营陆汛为平潭(县城)水仙宫、罗头角、观音澳、渔塘、娘宫、芬尾、草屿,福清的壁头、台寨和莆田的南日、平海、湄洲等,水汛为观音澳、芬尾、娘宫和莆田的壁头、三江口、涂尾、南日、湄洲、平海等。两营水汛轮拨千总、把总、外委各1名,负责巡防。巡防区北接闽安镇,南接金门镇。

同治五年(1866年),两营裁兵一半,剩900多人,并改右营游击为都司。光绪十四年(1888年),海坛改镇为协,总兵改为副将,并将左营游击改为都司和裁撤左右两营守备。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中法战争后兵饷无着,裁兵二成;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裁兵200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裁撤左营,并裁兵一成,余兵并入右营。民国元年(1912年),海坛镇撤销,其库存的剑、戟、矛、盾、火药、炮弹、角管等散失无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1: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