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氏因子 |
释义 | 简介海氏因子(antihemorrhagic factor ) 性质:单称凝血因子主要指凝血因子VII(factor XII)。血液从溶胶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称为凝血。在凝血过程中与凝血有关的因素很多,血浆和组织中主要凝血因子已知有13种。主要在肝脏合成。 详细介绍凝血因子I为纤维蛋白质,血浆浓度2000~4000mg/L,半寿期96~114h,主要形成凝胶。凝血因子II为凝血酶原,血浆浓度100~150mg/L,半寿期72~96h,合成需维生素K。凝血因子III为组织凝血活酶(素),为辅因子,由组织细胞合成。凝血因子IV即钙离子,也为辅因子。凝血因子V为前加速素,血浆浓度50~100mg/L,半寿期12~24h,为辅因子。凝血因子VII为稳定因子,血浆浓度4~7mg/L,半寿期4~6h,合成需生素K,凝血因子VIII为抗甲种血友病球蛋白,血浆浓度150~200mg/L,为辅因子,半寿期12~18h,合成场所除肝外还有肾-脾及网状内皮系统。凝血因子IX为血浆凝血活性成分,血浆浓度30~50mg/L,半寿期18~36h,合成需维生素K。凝血因子X为Stnart-Prower因子,血浆浓度50~100mg/L,半寿期48~60h。凝血因子XI为血浆凝血活素前质,血浆浓度5~9mg/L,合成场所除肝外还有网状内皮系统,半寿期60h。凝血因子XII为接解因子,血浆浓度1~5mg/L,合成场所为网状内皮系统,半寿期50~70h。凝血因子XIII为纤维蛋白稳定因子,血浆浓度10~20mg/L,合成场所除肝外为血小板,半寿期72h,作用为形成桥键。另外,前激肽释放酶作为凝血因子发现较晚,尚专用罗马数字统一命名,其血浆浓度10~20mg/L。凝血因子主要是形成蛋白酶。凝血因子XII为凝血作用中内源性起因中首要因子。在表面激活阶段中,当血管内皮受损,暴露了血管壁胶原纤维使原来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无活性凝血因子XII变为有活性因子XIIa,由此引起其他凝血因子(首先是凝血因子XI)相继活化,最后导致血液凝固。先天性缺乏症、血友症、维生素K缺乏病、白血病及肝功能障碍可导致凝血因子缺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