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停车收费系统 |
释义 | 不停车收费系统(又称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简称ETC系统)利用车辆自动识别(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简称 AVI)技术完成车辆与收费站之间的无线数据通讯,进行车辆自动识别和有关收费数据的交换,通过计算机网路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不停车自动收费的全电子收费系统。使用该系统,车主只要在车窗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站时便不用人工缴费,也无须停车,高速费将从卡中自动扣除。这种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 系统简介系统使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功能之一,过往车辆通过道口时无须停车,即能够实现自动收费。它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使用。近几年我国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研究和实施取得了一定进展。 和传统的人工收费系统不同,ETC技术是以IC卡作为数据载体,通过无线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收费计算机与IC卡的远程数据存取功能。计算机可以读取IC卡中存放的有关车辆的固有信息(如车辆类别、车主、车牌号等)、道路运行信息、征费状态信息。按照既定的收费标准,通过计算,从IC卡中扣除本次道路使用通行费。当然,ETC也需要对车辆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车辆分类。 关键技术ETC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动车辆识别(AVI Automaic Vehicle Idenification )技术 自动车型分类(AVI Automatic Vehicle Classification)技术 短程通信(DSRC Dedicated Short Communication)技术 逃费抓拍系统(VES Video Enforcement System) ETC系统主要由ETC收费车道、收费站管理系统、ETC管理中心、专业银行、车道控制器、费额显示器、自动栏杆机、车辆检测器及传输网络组成。不停车收费系统采用专用短程通讯技术。 要实现不停车收费,目前主要采取如下技术手段: 专用短程通讯(DSRC),射频识别,地磁感应识别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技术 好处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车辆装了车载器后,当行驶至ETC车道时,安装在车道上方的检测器接收到车载器发射的信号后,栏杆自动抬起,让车辆通过。因为受检测器读写速度限制,车辆进入ETC车道后需减速,以15公里左右的时速通过最佳。 这样算来,每辆车通过收费站进口和出口只要约3秒钟。而人工收费口,每辆车子进入车道经减速、停车、付钱、找零、起步等程序,约需30秒钟。ETC车道将大大提高通行能力。 降低燃油消耗 在节油方面,ETC也是一把好手。由于减少了车辆刹车、起步的频率,使用ETC通行进口、出口可分别节油0.0083升和0.0211升。 减少环境污染 每条ETC车道与人工收费车道相比,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50%、一氧化碳约70%、碳氢化合物约7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