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理论研究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平装: 389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32

ISBN: 756144978X, 9787561449783

内容简介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理论研究》内容简介: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耶鲁学派(又称“耶鲁四人帮”)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1951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获得英语学士学位,1955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从那以后一直在耶鲁大学任教。哈罗德·布鲁姆现为耶鲁大学人文中心终身教授和纽约大学研究生院英语教授。

作者简介

曾洪伟,男,1972年10月生,四川三台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艺理论及比较文学研究。自2000年以来,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论文近20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摘要和索引,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四川大学“985”工程科研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 哈罗德·布鲁姆的主要著作与诗学思想

第二章 哈罗德·布鲁姆的浪漫主义诗学研究

第三章 宗教批评

第四章 误读理论

第五章 批评观

第六章 经典观与经典批评

第七章 审美自主性

第八章 哈罗德·布鲁姆诗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附录

哈罗德·布鲁姆生平简介

哈罗德·布鲁姆论著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哈罗德·布鲁姆著作汉译目录

后记

序言

一、选题意义和学术价值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耶鲁学派(又称“耶鲁四人帮”)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1951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获得英语学士学位,1955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从那以后一直在耶鲁大学任教。哈罗德·布鲁姆现为耶鲁大学人文中心终身教授和纽约大学研究生院英语教授。

哈罗德·布鲁姆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批评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因为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而获得过众多的奖项和学术荣誉,如1981年他获得美国艺术与文学科学院(Ametican Acaderny of Arts and Letters)扎贝尔奖(ZabelAward),1985年获得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Prize Fellowship);1987-1988年他担任过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CharlesE1iot Norton)的诗歌教授;他还曾经获得过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和耶什华大学(Yestliva University)的荣誉学位。同时,他还是《诺顿美国文学选》(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的编委,美国艺术与文学科学院院士。①

后记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想让一个人上天堂的话,最好让他去读博士;而如果要让一个人下地狱的话,也最好让他去读博士。2004年,我就是在这句极具诱惑与挑战的话语的吸引与激励之下,负笈来到了我心目中崇仰和神往已久的知名学府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应该说,在这几年的博士学习期间,我对这句饱含哲性的话语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能够在四川大学这样一个人才荟萃之所近距离聆听来自校内外的名师和大师们的精彩演讲,并享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思想盛宴,这对于崇尚学术的人而言,无疑具有上天堂的感觉;而攻博学习之艰苦,思想压力之巨大,的确又是“围城”中之人才能体会得到的——而这就是所谓下地狱的感觉。

而对我来说,最为有幸的,是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我能得到曹顺庆先生和叶舒宪先生两位名师的指点。曹师作为中国文艺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其思想和成就每每令我赞叹和敬佩不已,而从他的著述中我也获得了不少启迪与灵感,在学术上也自觉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使我叹服的,不仅仅是曹师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有他的为人:他的谦和,宽厚,平易近人,真诚待人,爱护学生,身体力行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时常令我感动。叶师作为中国人类学界和比较文学界重量级的人物和知名学者,其对学科的贡献和在学界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和无可争议的。我有幸能在古城西安聆听他的精彩演讲,并亲身感受到了大师的风范。

文摘

而这也是布鲁姆在该书中一以贯之的文学(经典)批评方法和原则。随着布氏著作影响的逐渐扩大,他的这种审美/唯美式批评对于扼制当前呈全球化蔓延趋势的非审美化文学研究汹涌潮流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当然,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也并非新批评式的文本封闭研究,而是一种有着开放、开阔视野的文本批评,尤其是一种与莎士比亚文本互相通联、互相照视的开阔视阈,因此,布鲁姆的文学批评既关注文本内部特征研究,又注重文本外部的关联研究。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他的外部关联研究又并非韦勒克所说的“文学的外部研究”,即探视文学与社会,与意识形态,与道德,与经济等非美学因素的关系,他的外部关联研究只对审美开放,并到审美为止:因为在布鲁姆看来,此一文本与彼一文本之间只存在一种“纯粹”的审美关系。

那么,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第一,文学批评应该具有一种开放的视野和品格,无论是比较文学维度和意义上的开放(如跨语言、跨国别、跨文化、跨学科的影响研究或平行研究),还是非比较文学层面上的开放(相同语言、国别和文化上的比较研究)。当然,我们还可以超越布鲁姆审美维度的开放,使文学批评走向更为宽广的领域,即进行韦勒克意义上的文学外部研究,这样也可防止一元化和僵化的文学批评模式的滋生和蔓延。第二,文学理论应该与批评实践结合起来,或者说文学批评应该打破理论与文本区隔的状态,促进两者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使之相得益彰,而不是相反。这对于改变当前国内文学研究格局中理论研究与文本研究严重分裂、自说自话的弊病和现状,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布鲁姆的文学批评实践无疑是理论与文本结合的成功案例和完美典范,值得国内学界和批评界学习与借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