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尔滨工业大学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 |
释义 | 概况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于2001年11月,专业方向为制冷与低温工程。2002年7月,获批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硕士点授予权。2003年1月,获批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博士点授予权。全所现有教学科研人员约20人。研究所下设大型低温系统实验室、小型低温与超导实验室、低温自动控制实验室和超导技术应用实验室。 基础条件研究所以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低温与超导实验室为标准,拥有一系列液氦温区大中小型制冷设备,具有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开发世界一流低温技术产品的能力,并为国家培养重点科研项目急需的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领域的研究生。 发展历史2001年11月,以哈工大客座教授贾林祥和王莉博士为首的团队,建立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温与超导研究所;2002年初,研究所完成了国家拟投资6个多亿的大科学工程项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中3个大型超导设备的低温系统总体概念设计任务;2002年7月和2003年1月,研究所分别获得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2月,正式承担了BEPCII低温系统的工程设计,该低温系统是目前中国第一个用于超导加速器技术的大型氦冷却系统。2003年9月初,在北京中科院高能所召开的第一次BEPCII国际评审中,哈工大BEPCII低温系统的工程设计工作受到与会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2003年11月,研究所仅用半年时间自主研制的小型氦气压缩机在杭州举办的“2003年国际低温制冷大会”展出,受到同行的关注。 建设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项目超导设备的大型氦低温系统的工程设计,不但可用于做高能物理研究,还可以通过同步辐射光源分析材料的构成,比如可以用于研究SARS病毒的基本组成和晶体结构等。研究所还承担了台湾同步辐射研究中心超导磁体低温系统的概念设计和部分工程设计,工大等离子发动机真空系统的工程设计、外委加工和安装调试等。尤其是研究所开发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天然气技术,各项技术指标均可达到国际水平,应用推广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主要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大型低温系统实验室、小型低温与超导实验室、低温自动控制实验室和超导技术应用实验室;要把研究所建成实验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培养、基础性研究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实验支持,把基础打好;借助“985工程”二期、“十一五”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实验室的大平台,重点研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液化天然气技术,以及超导射频技术。超导加速器是当前加速器领域的发展、应用热点,已成为新一代同步辐射光源、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器、散裂中子源、放射性核束、高能直线对撞机以及加速器驱动能源等当代先进大型科学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当今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医药等和国防科技上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是国际科技协作攻关的重大科学技术前沿,是超导射频技术在加速器领域中应用的最有成效的成果。目前,研究所正在与北大等单位进行接洽,准备联合成立中国的超导加速器研制中心;并已经承担了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装置2K极低温系统研制的概念设计工作。 相关资料低温技术是研究温度低于123K(-150oC)的物理现象和有关设备的一门工程技术,即研究各种物质,特别是常温下的气态物质在低温下的相变过程以及实现该过程所需的各种特殊仪器和设备。其专业学科属于工程热物理,以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气体力学和物质低温物性为主要专业基础。低温技术作为一种基础工程技术,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20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航天,能源,动力,运输,材料,电子,通讯,环境,食品,生物和医疗等各个方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