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密化经营 |
释义 | 这一理论大致上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密化”的概念是以单位劳动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换取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增加;第二,“过密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第三,“过密化”的动力来源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人口的增长推动农业密集化;第四,“过密化”的商品化是非质变性的商品化,它与推动近代发展的质变性商品化有着根本的区别;第五,“过密化”可能带来的发展是有限的,生产越是密集化,就越是难于把劳动力抽出而走上通过资本化提高生产率的道路。在我看来,“农业过密化”理论对于深入分析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应当肯定,将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资料应用于中国史研究是美国学者自我反思后的一种新的尝试,而且这种尝试在美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逐渐盛行起来。不过,真正成功的研究范例并不多,从史料与理论的结合上实现重大突破的范例就更是微乎其微了。黄宗智教授的研究无疑应当视为一个成功的范例。他据此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所没有思考过的。无论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调查资料,还是以“过密化”理论为代表的基本观点,都丰富和启发了我们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认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