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史札记:事件篇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平装: 38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1868927, 9787801868923

条形码: 9787801868923

尺寸: 23.8 x 16.2 x 2 cm

重量: 567 g

作者简介

林蕴晖

1932年12月生,江苏省丹阳市人。1992年退休前为国防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当代中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奠基创业》(《中国二十世纪全史》第七卷,专著);《辅助建国》(《刘少奇之路》第三卷,专著);《共和国年轮——1953))(专著);《凯歌行进的时期》(合著);《人民公社狂想曲》(合著);《风雨兼程——新中国四十年发展战略的演变》(主编);《人民共和国春秋实录》(主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21册(主编)。

内容简介

《国史札记:事件篇》,是一本研究共和国几十年来若干重大事件的论文集。作者是多年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有厚实的档案资料积累和理论功底。《国史札记:事件篇》根据198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等中央机构编辑和公开出版的大量文献,领导人年谱、传记、日记及回忆录等,对长期以来共和国史研究中一些语焉不详或令人困惑的事件和问题逐一进行考证、研究和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廓清了一些历史之谜。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刘少奇“天津讲话”引起的风波

“不要四面出击”是个战略方针

重读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报告

惊动了毛泽东的“黄逸峰事件”

李立三为何被戴上了三顶“帽子”

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是非”

建国后毛泽东心目中的接班人”

“批薄射刘”的财经会议”

“讨安伐刘”的组织工作会议

高岗被定为“反党”的原因

东北局“五虎将”冤案始末

毛泽东缺席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释疑

扬帆冤案的诱因辨析

中共八大与“以苏为鉴”

中共八大党章未写毛泽东思想的原委

对苏共二十大的评估与走中国自己的路

1950年代中国起步探索道路的矛盾及其逆转的教训

反右派斗争党内“战场”的一角‘

赖若愚缘何重蹈李立三的覆辙

1958年反教条主义的军委扩大会议

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庐山罢官

震惊全国的“信阳事件”

1960年代中国造神运动的起源

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分歧与中苏关系恶化

1960年代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争

“大跃进”与1960年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彭德怀去西南三线的前前后后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62年修订再版与在“文革”中的

命运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陈云谈“文化大革命”未能避免的原因一

解读:毛泽东讨嫌“四个伟大”

见证两个时期中国农村变革的走向

——杜润生与毛泽东和邓小平

由“谈不拢”到达成一致的诀窍

——邓小平处理党内不同意见的方针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附录:对历史资料的鉴别与使用:

记龚育之指导建国后的党史写作

——痛悼龚育之先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