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际青年商会台湾总会 |
释义 | 民国四十年(公元一九五一年)二月,世界青商主管亚洲区副主席菲籍维兰纽瓦(Mr. Rober to T. Villarnuew)来台湾访问,他希望把青商运动推介给台湾青年朋友,他透过菲律宾驻华公使艾德瓦的介绍,认识在外交部任职的王国铨。并由王国铨出面邀请张廉、冯玉衡、沈杉等十二位中外青年举行了一个座谈会,详细的报告青商的精神和宗旨,鼓励大家筹备成立中国分会,敦促派员出席在香港、日本举行的一、二届青商亚洲区年会,这几点都被接受了,并立即成立一个临时筹备小组,推冯玉衡为组长,王国铨为秘书,负责筹备组织分会事宜。王国铨以观察员的身份,先后参加了不久之后在香港及翌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一、二届青年亚洲区年会,对青商精神获得深刻印象,他充满了扩展青商运动的热心,回国决定组织台湾分会,终于在张廉骧、谢震、周基正、张名湘、王诗??、黄亮、丁维栋、张任飞、漆敬尧、沈逵声、张仲仁、叶清平、丁元生、潘力生、胡维敏、王国铨、朱肇筠、吕松盛、李明豫等十九人为筹备委员,张廉骧(首任总会长)为召集人,积极筹备,再经呈内政部准予在民国四十二年三月一日举行成立大会,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总会因而正式诞生。 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分会经内政部核准在台北市成立后,当时名称是中国国际贸易友谊协会(Junior Chamber of Republic of China),后为配合世界总会名称,直到五十年十二月间在台中召开第九届年会时决议呈准内政部名为「中华民国青年商会」,五十一年二月又呈准更名为「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总会」。 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总会目前在台湾省各县市及重要乡镇均有分会组织到99年共计有158个分会,柒千余位现职会友。于每年召开之全国员代表大会选举总会会长、理监事,代表全国会员行使会务活动及所有对外事宜,第59届总会长为吕幸仪女士。总会会址于台北市南京东路四段四十五号八楼,设有秘书处并聘受薪人员处理例行会务。 「服务人群、训练自己」是青商人最高的理想。国际青年商会中国民国总会为鼓励青年服务社会、创造事业,发扬杰出成就,自民国52年开始举办「十大杰出青年」选拔,至今48届成效卓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