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技能鉴定协会
释义

国际技能鉴定协会是获得国际认可的专门从事技能鉴定、职业培训、资格认证、企业培训、国际文化交流的国际性组织。致力于通过教育培训、能力认证推动社会的发展,通过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认证标准为社会培养财务、金融、法律、管理、营销、计算机等方面的行业高端人才,并为这些人才提供终身的教育机会。协会下设多个专业协会和管理中心,遍布全球,分亚太、欧洲、美洲、非洲、中东分部,会员由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

国际技能鉴定协会自创立以来,证书获得了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与其具有合作伙伴关系的有:美国大学联合会(AAU)、美国仲裁协会(AAA)、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管理顾问工程师协会(ACME)、美国建筑师学会(AIA)、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AIEE)、英国标准协会(BAS)、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国际预应力协会(FIP)等众多行业协会。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维多利亚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具有很高的国际权威性与认可度。

协会每年定期举办各类研讨会,促进国际地区及行业之间的交流;邀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瑞士、亚洲、俄罗斯等国家的专家主持会议,以各领域课题为主题开展交流;并设立专项ISCA研究奖,奖励为协会做出突出贡献者。我们邀请全球范围内各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加入,为全球的科技创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国际技能鉴定协会是资质齐全的国际技能鉴定机构。是经美国州政府认证;经美国联邦政府签印,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签名批准;经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认证认可的国际性协会。国际注册号为:8023790-0151,美国联邦政府认证编号:11039970-10,中国驻美大使馆认证编号:A2025838。

国家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在我国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人才”,决定中还指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经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15号文件强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2007年8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四十四条强调: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因此,国际技能鉴定证书项目,旨在面向就业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就业,化解社会矛盾,这正是国家所希望的。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03]5号)中强调:“技能性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要建立学分转换等相应的机制,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强调做好三个转变:一是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

项目社会背景

就业者就业难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是大中专毕业生逐年增多;二是城乡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大;三是上亿农民工进城;四是结构性失业人员;五是企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员工转岗;六是海归派的批量回归和国外人士的抢占岗位;七是军队退伍和转业人员;八是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快慢不一,新职业新岗位新要求不断涌现,造成所学专业或原有工作经验与企业岗位需求有一定距离。这些求职者,一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提升者提升难

很多企业的在职人员,在一个职位上,虽然一开始能把工作开展的很好,获得一定的工作业绩,达到用人企业的满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令企业和员工苦恼的是,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往往会停止不前,无法取得更好成果,企业想赋予员工更高的职位或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时要么不得不“大胆用人”,要么“另聘高人”。这种现象导致一些用人企业埋怨员工不能突破个人能力,创造更多业绩;而员工则埋怨企业没有给自己更多的发展空间。如何超越在职能力和目前业绩的局限,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不断地举办或参加在职能力提升培训是一条首选途径。

创业者创业难

有效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则是为了不断创造和体现自我价值,以获得社会认可,成为有用之才。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进,很多人跃跃欲试,在完成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资金积累之后,大多都会萌发自我创业的想法,是否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呢?有经验有资金是否就预示创业成功了呢?现实案例中,成功的凤毛麟角,失败的却比比皆是。推行有效的创业培训和创业项目,必将为促进更多人的创业成功。

企业找人才难

会展、采办、单片机、信息、资讯、经纪、预算、人力等领域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而新涌现的前沿产业应用领域,因为新生和前沿,每个领域都为社会提供了数以百万计乃至千万计的就业岗位。企业急需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协作的复合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有的领域目前高校又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更没有专业和权威的专业/职业/岗位/模块能力培训。所以,以上领域的专业/职业/岗位/模块能力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这些产业发展的瓶颈。

项目背景介绍

我国加入WTO之后,劳动力市场逐渐和国际接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开始慢慢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国际通用的知识体系或技能,才有能力和资格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

国际证书是发达国家设计的在各领域中符合国际惯例的资质标准和体系。拥有它也就标志着拥有该专业领域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的国际认可,更容易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比如在会计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考取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CC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AI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CMA)、澳大利亚公证会计师考试(CTA)的重要性,因为通过其中的一项考试都意味着通晓国际通行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势必能在国际化的商务社会中受到格外的重视。

除会计业外,与世界迅速接轨的还有人力资源管理业、金融业、IT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作者相对而言更热衷于国际证书的考取。

WTO把我们融入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市场体系和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世界逐渐向统一的市场过渡,在这个市场中,智力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像国际技能鉴定协会的权威证书IS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CCA等,就走进中国,登上了舞台。

在IT行业,备受中国白领接受和重视的是“IT专业技术认证”,这是由微软、思科、Novell等国际著名IT企业颁发的。据调查,如果在国内获得Cisco认证或者Microsoft的MCSD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至60%;如果获得Novell认证或者Microsoft的MCSE认证,薪金一般提高30%到50%。

综上所述,我国加入WTO之后急需培养大量的国际化人才,途径之一就是引进国际证书培训考试项目。很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和外商独资企业把是否拥有国际证书看作衡量人才素质的重量级砝码。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人才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向国际化人才方向发展,而取得国际证书是得到企业、社会和自我认可的一种途径。

合作形式

技能鉴定中心

经条件审核后,加盟进入ISCA(简称伊斯卡),授权成为本协会在该地区的鉴定中心。具体承担以下职责:

1、招生培训工作。在管理中心的指导下,组织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并提供符合标准的鉴定场所和设施。

2、考试审核工作。受理技能鉴定的申请,对申报者进行资格审查,经鉴定中心核准后,签发准考证。

3、考试组织工作。组织申报人员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考核或考评。

4、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

5、汇总鉴定成绩,并报送管理中心。

6、协助管理中心办理证书手续,并负责向鉴定合格者发放证书。

7、不断完善培训及鉴定条件,自觉接受管理中心的监督检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9 8: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