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厝郭氏宗祠 |
释义 | 【地名含义】 原为开基祖郭霖公府邸,故名郭氏宗祠。 【历史沿革】 郭厝郭氏宗祠,始建于宋代,原为开基祖郭霖公府邸。建筑面积1018平方米。元末多遭战祸被毁,明代后裔英主公在原基上重建。清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播迁,宗祠又遭焚毁。至康熙二十一年,郭氏后人返回重建家园,于乾隆六年(1741)重修宗祠。1912年,宗祠改为莲山学堂。1923年宗祠再遭杨增福兵团焚烧。1942年,旅星华侨郭良顺、郭荣辉、郭达明各捐大洋一千元,兴修上中两落,郭步卿先生倡建“祠校合一”。迨至1990年,台亲郭金贵、郭兴贵等三十位族裔带头捐资发起重修,郭氏族人共策共力,宗祠于1993年修复一新。 【其他信息】 郭氏宗祠已录入《福建宗祠大全》和《大泉州风物志》,1998年泉港区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区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编入《泉港区风景名胜》专辑,2008年,《海峡论坛》评郭厝宗祠为全省“百家名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