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增长 |
释义 | 郭增长(GUO Zeng-zhang),男,1964年3月出生,河北省辛集市人。1985年7月毕业于原中南矿冶学院工程测量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原焦作矿业学院矿山测量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4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优秀人才,省重点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测绘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5月任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郭增长教授主要从事矿山开采沉陷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三下”采煤的实践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风端正,治学严谨,教法得当,注意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教学经验丰富。先后为本科生主讲《矿山开采沉陷学》、《测量学》、《矿山测量》、《城市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等多门专业课。为研究生开设了《矿山开采沉陷研究新进展》、《矿山开采沉陷机制》等课程。 郭增长教授最近几年曾先后参与或主持完成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5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12项。科研成果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煤炭企协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由郭增长主持完成的《村庄群下宽带开采和建筑物下可持续开采研究》荣获2002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郭增长教授是2003年度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优秀人才。 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是开采沉陷研究的难点之一。郭增长教授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对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比较系统和细致地研究,分析了深部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特征,首次提出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法对深部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计算的方法。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预计方法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它补充和完善了开采沉陷理论,具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建筑物下压煤开采一直是困扰煤炭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由郭增长教授主持完成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构)筑物下压煤可持续开采研究》为开滦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2002年通过煤炭企协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一直认为该课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开滦林南仓矿、峰峰梧桐庄矿等局矿应用该技术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郭增长教授在《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EI收录2篇。出版专著2部。目前正承担着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工程项目1项,企业委托横向科研课题5项。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