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仪长
释义

郭仪长(1732—1809年),字震元,号豫堂。郭氏第十五代传人,其父郭曾荣(字维茂,号翠亭)与其叔郭贵荣(字廷茂)于康熙年间从祖居太平乡大埔岗迁居邑城下郭后街迎恩社兴仁里。故史书多称郭仪长为清城下廓后街人。

郭仪长生于清朝鼎盛时期,长于富贵之家,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初由郡附贡生历任刑部湖广江苏司额外主事,乾隆四十八年(1784年)中举。两年后,乾隆特别欣赏郭仪长之文才,不时召见,听其讲课,恩赏有加,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奉旨补授河南司主事兼办江苏司事,四年后升为刑部奉天司员外郎,每年冬夏均陪乾隆到天坛和地坛祭祀。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升为刑部山西司郎中。公元1796年,乾隆在位届满60年,他不想超越其祖父康熙在位61年的记录,传郭仪长陪他到天坛和地坛祭祀后,便宣布退位,将帝位传给其子嘉庆。 嘉庆即位后,对郭仪长更加恩宠。嘉庆元年(1796年)农历正月初四,嘉庆帝在宁寿宫举行“千叟宴”,御赐郭仪长诗章古画、玉如意、灵寿金杖、帽纬、小荷包、桃花扇、象牙板、玉指套、西藏缎、锦缎、回子缎、江宁织纱(即名贵丝织品)等共16种。(正是这些御赐品,引发了后来郭氏祖墓全部被盗贼光顾,此是后话)。

郭仪长在嘉庆年间深得皇帝信任,仕途青云直上,不断加官进爵,钦命巡视北城察院、掌江西道监察御史、兼署江南道监察御史和浙江道监察御史、诰授中宪大夫。可谓权倾朝野,但他为官清廉、公正无私、忠于职守,因而口碑极佳,成为嘉庆时代名震华夏的著名御史。

其父郭曾荣也被诰赠中宪大夫、刑部陕西司郎中。表志由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尚书房行走,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即宰相刘锣锅)亲自撰写(碑文原件今藏清远市博物馆)。通议大夫、内阁侍读学士梁上国、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龙廷槐和奉政大夫、工部营缮司郎中郑士超等人纷纷撰文凭吊,令太平乡大埔冈的风水宝地“渔翁撒网”声名远播。从此,凡清朝文官武将经过下廓后街或大埔岗郭氏祠堂,均下马鞠躬行礼。

郭仪长身为朝廷重臣,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在《郭仪长奏疏》里,他撰写出大量切中时弊的奏疏,提议加强海防、整肃吏治、严惩械斗、禁止非法贸易、禁止清兵扰民等,多为皇帝所接纳。由于视为亲子的侄儿郭见晟不幸在京城病逝,69岁的郭仪长身心霎时遭受沉重打击,万念俱焚,次日便告假回乡修墓。离京之日,嘉庆皇帝依依不舍,特赐一笔“坊架银”,令他在邑城建立石坊。三年后,一座用花岗岩构建的牌坊矗立在清城南门大街上,坊额正面雕曰:“名御史”,背面雕曰“奕世勋名”,(奕世,连续多代也,勋名,特殊的功劳和名誉也)。诚然,郭氏南迁清远数百年,从第四代传人郭宥定,到第九代传人郭振卿,再到第十五代传人郭仪长,可谓英才辈出,实为名副其实也。

据史籍记叙,“名御史”牌坊北面,还有一座纪念明朝兵部主事朱壁和知县朱琳的“名贤坊”,两座牌坊相映成趣,为清城增色不少。可惜,1958年因街道扩建被拆毁,在南门大街矗立了154年的“名御史”牌坊,灰飞烟灭,从此消失在世人视野,殊为可惜。行文至此,我对记载清远历史和文化的古迹大量被毁而感到心痛。我们是否在建设现代化新城的同时,也要做好古迹的保护?

郭仪长回乡九年,特别关心家乡公益事业,赈灾、办学、修桥、建路多得力于他,除了替家族修谱修墓,还主编邑志,收养遗孤,助其成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郭仪长曾捐地和捐巨款建筑“凤城书院”,为倡盛清远文风,作出了不朽贡献,在京城和故乡清远传为佳话。

嘉庆14年(1810年),郭仪长逝世,终年78岁,葬祖居太平乡大埔岗黄土塘之“渔翁撒网”,与其父郭曾荣、高祖郭君调相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