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希安 |
释义 | 郭希安(1886年-1977年),字辅仁,陕西省西安府蓝田县孟村乡姚村人,男,汉族。民国著名碑石镌刻家。 中文名:郭希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77年 职业:篆刻家 主要成就:民国关中刻石第一人 郭希安(1886年-1977年),字辅仁,陕西省西安府蓝田县孟村乡姚村人,男,汉族。民国著名碑石镌刻家。奏刀镌石以严谨且迅疾,生动而传神、舒张兼厚重、细致乃精巧著称,为民国关中刻石第一人。著名书法家冯恕赞其镌刻技艺曰「指腕齐力 精入毫芒 弄刀如飞 神合古人 冥入无间」。 生平郭希安,字辅仁,生於清光绪十二年(西元1886年),卒於西元1977年。陕西蓝田孟村乡姚村人,家中兄妹五人,先生行二。少时丧父,因家贫而未尝读书,光绪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至西安府学习碑刻技艺,由其宿慧颇髙亦善鉆研,年过弱冠已在业界颇负盛名。 民国八年(西元1919年),辅仁先生应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之邀,赴北京镌刻徐世昌所临蘇轼《西楼帖》,幷为徐世昌之弟徐世纲所藏赵孟頫《洞玉经》刻石,共历时五载。期间结识著名的碑帖鉴定专家马子云先生,相交甚厚,解放後马子云回陕曾屡次专程探望先生。民国十三年(西元1924年)受书法家冯恕所邀继续滞留於京,刻《蕴真堂法帖》、《纂懿流光录》两种,共计六十八石。又为冯氏所藏二百馀方端砚、歙砚,刻金文等文字於砚背之上,以及镌刻其他碑志,又逾七载之久。此後,相邀刻石者络绎不绝,耐先生思乡心切,遂一一婉拒。民国十九年(西元1930年)携眷属返回陕西,邻西安关中书院置宅安家,继以镌刻为业。曾为西安碑林博物舘、大慈恩寺、兴教寺、骊山、华山、八仙庵等寺院名胜镌刻石碑数十件;为宋伯鲁、宋联奎、于右任、贺伯箴、寇遐、茹欲立等陕西著名书法家所书碑志刻石数十件。还曾受邀至渭南、咸阳、商洛、榆林、汉中等地刻石,先後共刻碑碣墓志数百件,名噪三秦,上世纪五十年代後因年迈乃告封刀。 郭希安先生精湛之技艺,不但深受冯恕、宋联奎、于右任、宋伯鲁、茹欲立、胡笠僧、张伯英、张寒杉等书家的青睐,且赢得文人学者之好评。当时陕西或书法大家、文人雅士,或仕绅名流、寺观僧道,凡欲立石者首选郭氏奏刀。 民国十三年(西元1924年)先生在京之时,宋联奎为媒,同宋氏领养女佣赵氏结为伉俪,共有二子一女,孙子三人,孙女四人,去世前已有一曾孙女,四世同堂。先生一生为人善良,处世本分,待人宽厚,怜贫惜弱,救困济难,同王尚玺、白廷锡等镌刻名家亦和谐相处。封刀之年,喜种花草,操持家事,安享天伦,终年91岁。 主要作品年表年 代 碑刻名称 民国四年(西元1915年) 《召伯甘棠图》 民国六年(西元1917年) 《张世英墓志》 《固本堂记并跋》 《大龙兴寺崇福法师塔铭民国题记》 《淑贞圹记》 民国八年至民国十二年(西元1919年-1923年) 《徐世昌临蘇轼西楼帖》 《赵松雪洞玉经》 民国十一年(西元1922年) 《纂懿流光录》 民国十四年(西元1925年) 《俞杰暨妻史氏合葬志》 民国十一年至民国十八年(西元1922年-1929年) 《蕴真堂帖》 《冯恕藏砚铭文》 民国十九年(西元1930年) 《澄观(清凉)和尚塔记》 《法顺(杜顺)和尚塔记》 民国二十年(西元1931年) 《重修兴教塔寺记碑》 民国二十一年(西元1932年) 《慈恩寺功德碑》 《重修慈恩寺纪念碑》 《陈养虚墓表》 民国二十二年(西元1933年) 《玄奘法师像并赞》 《圆测法师像并赞》 《窥基法师像并赞》 《刘古愚墓表》 民国二十三年(西元1934年) 《重修慈恩塔院记》 民国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 《桑春荣家传》 《赵寿山母曹太夫人墓志铭》 民国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 《赵端甫墓表》 《赵母曹太夫人墓表》 《周石笙墓志》 《颐源诗刻》 民国二十七年(西元1938年) 《重修西京万寿八仙宫碑记》 《于右任书正气歌》 《牛兆濂墓志》 民国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 《李雨田墓表》 民国二十九年(西元1940年) 《杨仁天墓志》 民国三十年(西元1941年) 《朱子桥墓志》 民国三十二年(西元1943年) 《王陆一墓志》 《郑母陈太夫人墓表》 《无名英烈纪念碑》 民国三十三年(西元1944年) 《张定九墓志》 民国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 《邓尚贤墓志》 《胡景翼墓志》 《赵次庭墓志》 民国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 《韩仲鲁纪念碑记》 民国三十六年(西元1947年) 《潘德丞暨德配张夫人墓志》 《张孟襄先生墓志铭》 民国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 《高戒忍居士纪念碑》 《杨明甫墓志》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