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耽 |
释义 | 人物资料郭耽(公元?-约189年),字不详,荆州南阳人。东汉末年宦官。当时在宫中,郭耽与济阴丁肃、下邳徐衍、汝南李巡、北海赵祐都因为清廉忠正被士人所称赞,五人都生活在宫中小巷里,不和别人争夺威势权力。 历史记载《后汉书宦者列传》: 时,宦者济阴丁肃、下邳徐衍、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祐等五人称为清忠,皆在里巷,不争威权。巡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争弟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息。赵祐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人物评价从郭耽的为人看,他不贪慕名利,为人清廉正直,淡泊明志,在当时宦官干政,腐朽黑暗的大环境下可谓是难能可贵。 郭耽之死从史书记载上看,中平年间郭耽还在世,他的死因,很有可能是像《三国志》记载那般,在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失败被杀,汉少帝和陈留王(未来的汉献帝)被部分宦官胁持到洛阳市郊,袁绍等将领带领士兵杀入宫中不分老幼良善,只要是宦官就杀。郭耽五人很有可能死于那场战乱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