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持有的生活 |
释义 | 不持有的生活,也叫做不持有生活,是由金子由纪子提出的概念,主张以不持有的生活之道来享受一种简朴、美好、有品质的生活。在经济危机下尤为适用,很多人都倡导这种不持有生活。不持有的生活不仅是提倡绿色环保,节俭,乐活,更是精神压力的释放与解脱,内省,灵修,心灵成长和达到各方面的平衡。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体验,只经历,不占有。 发展金子由纪子提出的“不持有”精神的内涵,另一位日本人,1925年出生的中野孝次,在自己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的文集《清贫思想》一书中也曾谈到过。 中野孝次本人亲历了日本社会从“复兴经济”进入高消费时代的过程,现代日本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被物质文明牵着鼻子走,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物质需要这一问题已经没有时间冷静理性地思考了,从而导致了“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穷”的状态。中野孝次在《清贫思想》中崇尚“简朴生活,摆脱物欲的缠绕,不要因为一味追逐物质的丰富与物质文明的发达而忽视了人的心灵需要”。 简言之,“清贫思想”的核心就是将人对物质的占有欲限制到最小限度,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充实、纯净和心灵的自由。“如果被物质所控制,头脑里只有购买、占有、消费、废弃等观念,就不可能得到内心的真正充实”,“幸福的生活必须要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人生原理”,“为了达到真正的富足,也就是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满足,我们有必要重新评估所有欲的限定和一无所有的自由等论点”。 美国女作家茱迪·黎凡于2004年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场实验,她提出,一整年只买必需的物品,凡是不很需要的东西一律不买。就这样,她暂别一向赖以维生的影碟、精油香皂和抽取式卫生纸,展开了一场挑战消费文化的激进的自我剥夺实验。经历了这不平凡的一年后,她出版了她的著作《可不可以一年都不买?》,希望更多的人来考虑过一种物欲更少的生活。 观点节选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不留恋的物品,不持有; 无法回归自然或转让给其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和自己或自己的生活风格不符的物品,不持有; 比起买“因为便宜大量购买”,选择“虽然贵但很喜欢”的物品,并慎重的使用; 即使没有变化,也只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说谢谢的时候,看着对方双眼并微笑; 买物品时,以要使用10年以上为前提; 带购物袋出门,拒绝塑胶袋; 减少购买需拆封或只需要微波烹调的食物; 不拿免费的物品; 购物时带着事先列好的清单同行; 用家里现有,自己喜欢的餐具吃饭; 早三十分钟起床; 早上一起床就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 尽量要吃早餐; 尽量在早上洗衣服; 丢弃垃圾袋之前将其缩小,减小体积; 四楼以下,尽量爬楼梯; 每天一定看天空一次; 减少吃便利商店的便当和超市里现有的熟食; 每天一定写日记,一行也可以; 每天用吸尘器打扫家里; 每三天擦一次地板和家具; 自己选择并整理毛巾和肥皂; 疲劳不堪时,看悲伤的电影痛哭一场; 洗发精和面纸,换成自己选择的配方; 尽可能不申请会员卡; 特点不持有的生活会有七种生活习惯: 废弃的企业宣传单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丢弃。养成丢弃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丢掉;没在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丢掉。并且确实执行丢弃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丢弃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 评价不论是中野孝次提出的“清贫思想”还是金子由纪子提出的“不持有的生活之道”,都不是不顾现实的。他们所强调的都不是“一贫如洗”状态下的“清贫”或“不持有”,必定要在物质极大丰富、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实力并且物欲开始膨胀的条件下,讨论这个命题才有意义。 “不持有”不是真的、完全、绝对的“不持有”,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它的目的在于“缩减”,而不是完全摒弃。出于环保或节约能源的考虑而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这也是一种“不持有”的表现形态。 “不持有”的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思维定式,也有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比方说,本来你是不打算再买房子了,可一想到只有现金积蓄生活似乎缺乏稳固感,万一以后有个病啊灾的,估计扛不住,也有可能改变主意。 “不持有”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美,事实上“持有”还是“不持有”是见仁见智的,所以我们并不想特别拔高关于“不持有”或“清贫思想”要传递的观念。我们不希望营造一个“高、大、全”的氛围,大肆宣扬“不持有”的生活之道就一定值得标榜。 图书信息书 名: 不持有的生活 作 者:(日)金子由纪子,燕子 译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1 ISBN: 9787209049467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 内容简介不持有的享乐生活,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不钟爱的物品,不持有;无法回收利用或转送给他人的物品,不持有;不适合自己、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不持有。 作者简介金子由纪子,1965年出生,曾在出版社任职,如今转做自由职业者。她笔下的作品涉及众多领域涵盖了生活方式健康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曾担任日本门户网站All About“简单生活”专栏指导员一职。在十年的单身生活中,她发现了“用简单物品过上悠闲生活”的快乐。如今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仍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她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而提出的生活方式,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著有《让每天生活舒适点的43个提示》《和睦的生活总是让人兴奋不已!》《生活细节的加减》等。 图书目录前言 让身心都清爽起来 类型测试表 1 想尝试不持有的生活吗? 2 持续享受清爽生活的秘诀 3 形成这“7个习惯”,东西自然就少了 4 整理实践篇不同物品的处理方法及不让物品增加的秘诀 5 不持有的生活让人感到愉快 后记 为了不迷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