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滚兔岭城址 |
释义 | 滚兔岭城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三江平原汉-南北朝时大聚落群址中最典型的遗址之一,属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这一遗址被命名为“滚兔岭文化”,其陶器的角状把手是该文化最突出特点,奠定了它在三江平原乃至黑龙江流域在考古学文化上的代表地位。该遗址位于滚兔岭上,三面有安邦河紧紧环绕,这种极其优越的人文、自然景观在同期同类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 地理位置与环境 遗址位于集贤县福利镇福兴村东南约1150米处的滚兔岭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31°08′08″,北纬460 °41' 38",海拔高程为137. 2米,南去双鸭山市4公里,北至集贤县县城4. 5公里。滚兔岭属完达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区,东北是一望无垠的三江平原,西南是连绵起伏的山地和山前丘陵,地形大体呈南高北低之势。滚兔岭是山前丘陵,由西向东伸向,平川,岭长约500米,安邦河由南食北顺岭的东头从崖脚下绕流而过,丘岗高出水面27米。 滚兔岭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势由岭脊像西南侧倾斜。半地穴居住坑亦随山势走向构建,主要分布在岭的南坡和西坡,总数近百个。分布面积东西长360米,南北宽150米。 在滚兔岭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高约3米,直径40一50米,略呈圆形和椭圆形,堆垒而成的土台,两者之间距160米,土台上面也各有半地穴坑。岭的西部至南部还残存一道墙垣,残长250米。这样,就形成了该遗址的北部、东部、南部东段以安邦河为自然屏障,西部至西南建有墙垣以据险的总格局。 滚兔岭城址地面虽早已恳为农田,但遗迹仍明显可见,半地穴坑边缘清楚,一个半地穴坑就是一座房址。这个半地穴坑构筑在岭的漫坡上,呈阶梯状分布,彼此间不相连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