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鬼方国
释义

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史载,居匈奴北和康居北。本世纪以来,经我国、原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春秋时,称这部分人作赤狄。其后,又以丁零的名字出现在史籍中。丁零,《山海经》作钉灵,《史记·匈奴列传》作丁灵,《汉书·苏武传》作丁零,《魏略,西戎传》作丁令。两汉时候,他们南迁蒙古高原,史称狄历、敕勒或铁勒。在高车(高车丁零、东支铁勒)六部中,狄历为其一,且为六部之首。其中有袁纥部,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回纥的汉文译名。另四部为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军进攻鬼方(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一次作战。 鬼方是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周初,武王灭商后曾将其放逐至泾、洛(今陕西泾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时入贡。后因周军镇压东方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进攻东部的准夷等而放松了对西北方的控制,鬼方部落乘机从岐周(今陕西岐山)以西和陇(今陕西干阳、陇县)之间,经常对西周西北边境侵扰,威胁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二十五年,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命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鬼方亦调兵迎战。经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4800多人,俘获其4名首领及以下1.3万多人,还缴获了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周军将鬼方又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周西北边境暂安。鬼方,我国古代主要的北方游牧群体,早在史前时期就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印欧族群,即是尧舜以前居于北野的山戎、猃狁和熏粥统一后之旧部,周时复称猃狁、严允,秦汉为匈奴。笔者认为:他们是于6000年前从乌拉尔山迁到中国北方,并于公元4-5世纪部分回迁欧洲,属芬兰-乌戈尔语系的印欧人种,同后来从北伊朗迁到中亚和河西地区的斯潘塞族群(中国史书所载的塞种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并非最早迁来的乌拉尔人种,早在乌戈尔的语言形成之前(1-3万年前),已经有很多部族从乌拉尔山来到了中国北方和北亚(如吠夷、龙方等戎人),但是最终被操乌戈尔语的后来者统一和强大起来,就是见于中国史书上的熏粥、猃狁或匈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