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归苏村 |
释义 | 归苏村概况归苏村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码头镇,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主要从农业,种植业主要经济来源。 归苏来源邹平县码头镇境内,在镇政府驻地曹家码头村东2.5公里处有座古城遗址,相传此城是唐代西魏公李密(公元582——619)所筑,名曰魏王城,俗称魏城。那时人们称讨隋名将李密为“天子”。 一次,天子率部南征路经离魏城3公里的耿家庄(今码头镇归苏村),观察到村内:街巷豁达错落有致,青一色扁砖鳞瓦住宅栉次鳞比;村外:牡丹、芍药、荷花、菊花……遍地开放姹紫嫣红,塘水清清可鉴,溪水潺潺激荡着粼粼碧波,村边、岸边绿树垂阴;村四周82座庙宇璀璨壮观,72眼浇花井星罗棋布,风景宜人。于是,为赞美此景天子即兴赋诗一首,诗中曾有“……临其景兮,如归苏杭”之句。并将这里划作“御花园”。 事过之后,村里人假借其诗意把耿家庄改称了归苏街。 归苏街又名青花街。是根据它街道、胡同、住宅池塘和水井分布的图形好似一条巨大“青龙”而得名。 其大街南北走向,长千米,宽12米,南头稍向左弯,北头稍向右弯,南为龙头,门外正冲街口有一池塘象龙嘴,塘北两侧有水井两眼似龙眼;北作尾,门外左侧有一池塘,塘西边正冲街口有一向右弯的路通至邻村,形似龙尾。街南部和北部分别设有两条对称对等的东西大胡同,每条大胡同的末端均有一池塘,好象伸展开的4条龙爪;街两侧还设有对称的东西小胡同若干条;全村住宅均是青色扁砖鳞瓦,恰似一片片龙鳞。村四周还有10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池塘,形同朵朵行云。 如果鸟瞰归苏全貌,宛若一条翘首摆尾、兴云生风的巨龙欲腾空而起,跃跃然,飘飘然。每当朝霞初染、紫气东来或晚霞映照、炊烟袅袅时,你会望之苍苍茫茫、飘飘缈缈,而备感青花街之名更贴切无比了。 那时候迷信的村人们,曾请来风水先生测过风水,先生云:“青苍同意,青龙即苍龙也。《三辅黄图曾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故此青龙街是有灵气的吉祥之地,肯定会出贵人。” 事隔不久,不知何地来了个南蛮子,也自称会看风水,逢人就振振有词地说:“该村早该出贵人,至今未出贤贵是因街道不够吉祥,如能在‘青龙’的脖子上修一影壁,再在龙尾上修一阁子那就好了。” 南蛮子的居心叵测,修上影壁和阁子恶意是锁住青龙。 可村里人却偏偏听了他的话,果真在南门外修起了影壁,在北门外修起了阁子,期盼贵人早出。历经三朝五代近千年贵人却迟迟未出。人们深知是那该死的南蛮子给破了风水。 时至清雍正10年7月14日(公元1732年历7月14日),青龙街杨氏门中终于出了个外甥,姓李,名化龙,字禹门(公元1732——1789),是本乡李家码头村。由武进士跻侍卫班,乾隆30年补授贵州都司,34年升游击,36年诰封武翼大夫,37年补陕西副将,41年先后曾补授江南寿春、山东登州、贵州古州、广州左翼总镇督都,52年署理福建水师营提督,53年晋封武显将军。人们说李化龙能做武职正2品封阶官位,与外祖家居归苏街有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