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补锅 |
释义 | 1 传统手工作坊职业补锅,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属集体性质,学徒三年,工资极其微薄。出师后,处境才稍微有所改善。按锅的品种来决定工程的不同,例如,有专门补铁锅的,补搪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当然,大师傅是可以“通吃”的,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但随着生意的萧条,这些作坊入不敷出,在经济的浪潮下逐渐分解为个体户的行当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收入都增加了不少。 一些补锅匠走街串户,悠悠是唱“补——锅——嘞——”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惹得一帮婆婆媳妇忙着找出破锅烂碗,走在弄堂里,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酷似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有意思的是,把铝锅底换了,补锅匠还不让客人拿走,装一锅水,要看它漏不漏。补锅匠信心十足:漏了,我一文钱不收! 攒够了钱的补锅匠,才可望开一家小店,稳稳当当地吃起手艺饭。而一些头脑灵活的补锅匠,又开始在琢磨修理高压锅、电炒锅或者电饭煲了。时代在迫使每一个人前进,手艺人又怎么能够例外? ◎ 所需工具电烙铁、卷尺、螺丝钉、硫酸、腻子、锤子、铁砧板、备用的锅底…… ◎ 补锅过程最早的时候,要安放好连着风箱的小炉子,填入焦煤,在小坩埚内放几块碎铁片,拉上几手风箱,等待铁片融化。趁铁片尚未融化的间隙,清除铁锅上的烟垢。铁片融成铁水后,将铁水顺着裂缝一点一点地补上去。补好了洞并未算完,还得用粗砂轮将锅内凸起的补疤略加打磨,然后用细砂纸平整一遍,使之不妨碍锅铲的搅动,最后再抹上些黄泥浆,方才大功告成。如果是补铝锅则简单多了,无须开炉,先清理干净破洞处,用自制的铝质补丁铆在破洞上面,再仔细敲打,使之密合。铝水瓢,搪瓷碗,搪瓷口盅,都是用这种方法修补。 ◎ 补锅人生活他叫黄林森,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四十多年来,他以补锅为生。采访时他的一位邻居告诉我们:今天老黄原本是要出门补锅的,可走到半路,被他的儿子叫回家了。他就憨厚笑笑,说:“做习惯了,是一种寄托,不在乎钱的多少。”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儿孙们也孝顺,不愿他继续劳累,不肯再让他补锅。近两年,他才渐渐停下手中的活计,只是,他依然喜欢挑着熟悉的工具箱走街串巷。 老黄补锅的手艺是从他的父亲那里学来的,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补锅行业也曾兴盛一时。他的父亲、哥哥和他一样为补锅忙碌了一辈子,直到过世。 最早的时候,老黄挑着担子在各个村落里走动。他凭着这门手艺走街串巷,养家糊口。每当他挑着工具箱,晃动手中的铁板,让“丁丁当当”的声音回响在村间小巷时,村民们就知道他来了。常有一帮子婆婆媳妇们忙着找破锅烂壶漏盆,排着队等他修补。他到过周边的许多村庄,像蚶江、水头、莲埭、石湖……渐渐地村民们都和他熟识起来。他通常用四五天的时间修完一个村子该修补的锅具。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行走了十多年后,他开始骑自行车,把工具箱放在车子后座上推着行走。这一走,又是三十多年。如今,补锅的人明显少了,老黄是石狮最后一位仍在坚守补锅行当的老人,他说:“补锅兼配锁、修钥匙,一天工钱大概有50元。” 2 湖南花鼓戏曲目◎ 基本信息导 演:王为一 编 剧:唐周 徐淑华 主 演:钟宜谆 李谷一彭复光 上 映:1965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戏曲片 ◎ 内容简介生产队的养猪能手刘大娘,希望找一个有文化、有技术、职业好、贡献大的小伙子做女婿。但女儿兰英却瞒着她找了一个补锅匠做对象。刘大娘和女儿的看法不一样,认为补锅是“屋檐脚下蹲,一脸墨黑尽灰尘”的职业,没有什么出息。有一天,刘大娘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着急之中拿了饭锅当潲锅,只好叫女儿去请补锅的师傅来补锅。兰英与男友李小聪商定计策,要趁这个机会来启发和教育妈妈。小聪来到兰英家,刘大娘不知道小聪就是兰英的男朋友,催他快点补锅。小聪不急不忙讲述自己的岳母看不起补锅匠,刘大妈也表示赞同他岳母的思想,接着,小聪对刘大妈的旧思想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她革命工作是整体,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离。刘大娘听小聪讲得有道理,表示不仅自己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帮助小聪劝说他岳母接受这个女婿。小聪见岳母已回心转意,连忙向岳母表露身份。刘大娘在满意的微笑声中接受了这位女婿。 补锅(反手洞腔) 手拉风箱,呼呼的响 火炉烧得红旺旺 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 操作要留意呀,当心手烧伤 双手烧伤不要紧,怕只怕呀 说不服我妈妈娘,小聪我的同志哥 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 帮助我的妈妈娘改造那旧思想 风箱拉得响,火炉烧得旺 我把风箱拉,我把锅来补 拉呀拉 补呀补 拉呀拉 补呀补 教育我的丈母娘,兰英我的同志妹 教育我的妈妈娘,小聪我的同志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