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州市海珠区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
释义

广州市海珠区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成立于2006年7月28日。 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是在不改变公园原有设施和功能的情况下,将防震减灾与公园改造有机结合建设而成。该场所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一场多用,平灾结合,分步建设,逐渐完善”的建设总体规划理念,设计安装了13种100多块蓝、绿两色的应急避险场所园外指引和园内指示标志,让公众能够快速辨认和识别,应急避险疏散时更能够给被疏散者清晰的指引,以便他们顺利、准确地到达指定的疏散避险区域。

目前,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已具备8种应急避险基本功能,包括应急避险指挥中心、应急避险疏散区、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应急消防设施;同时建有应急广播系统这一高级应急避险功能。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主要为周边的江南中街、昌岗街的5个社区2万多常住居民提供应急避险场所,必要时也可以疏散周边其他社区或单位的人员。被疏散人员可分别由公园东、北门进入2、5号棚宿区,由公园南门进入3、4号棚宿区指定的疏散区域或由晓港公园西门进入1、3号棚宿区。

公园可用于地震避险场所范围主要为园内陆地,面积为142500平方米。用于地震应急避险的应急棚宿区面积约为438000平方米,按人均疏散面积1.5平方米标准计算,可应急疏散29200人。当发生地震或其它城市公共突发事件时,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受灾群众可以根据既定路线在统一安排和指挥下,应急疏散到所指定的应急疏散避险区,有效安置受灾人员,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晓港公园应急避险场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

1.园外道路指引标志和园内指示标志: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外邻近北门的前进路、东门的东晓路、南门的昌岗东路的显要位置分别设立了醒目的“应急避险场所”指引标志;在公园内各相关位置分别设有应急棚宿区、应急供电、应急供水、应急厕所、应急灭火、应急医疗救护等各类指示标志100多块。这些指引和指示标志,在应急疏散中可以给被疏散者清晰的指引。

2.应急避险指挥中心:设置在公园管理处内的办公用房,平时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公园周边发生地震或其它突发性城市灾害时,即成为应急避险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备有应急电话、对讲机、手持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设备、应急电源、计算机以及上网设备等。

3.应急避险疏散区:利用公园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开阔区域共设置了5个主要疏散区,依次编为1—5号棚宿区,必要时便于搭建应急帐篷。现已购置长6米、宽3米的大帐篷5个和长4米、宽3米的小帐篷15个,贮存在公园仓库,供应急避险时用。1号棚宿区位于公园西门附近,面积为5500平方米,可疏散3666人;2号棚宿区位于公园中心,从南、西、北3个门均可到达,面积为6800平方米,可疏散4533人;3号棚宿区位于公园南门综合后勤区的左侧,面积为15800平方米,可疏散10533人;4号棚宿区位于公园南门右侧,面积为3200平方米,可疏散2133人;5号棚宿区位于公园北门左侧,面积为12500平方米,可疏散8333人。

4.应急供水、排水系统:依靠现有自来水供水系统,公园各应急疏散区附近均设有应急供水龙头,平时可用于公园浇灌花草、打扫卫生等,紧急情况下可弥补饮用水、生活用水的不足;长期配备8台饮水机和一批桶装饮用水,另可由供水车和园外运送进来的成品瓶装饮用水应急;在公园近各棚宿区的合适地点,还将钻1-2口水井取水;此外,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经改造后形成应急排水系统。

5. 应急供电系统:晓港公园设置独立的应急供电用房,配备小型应急发电设施和适量油料,在紧急情况下保证照明和通讯设备等用电。

6. 应急厕所:公园原有的7座厕所经改造后,分别设为应急厕所;另外还购置了两套移动式厕所,以供紧急状况下在应急疏散区使用。

7. 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公园管理处内设有应急物资储备用房,作为应急物品、应急设施和其它救灾物资的储备场所。

8. 应急卫生防疫用房: 公园内设有专门的应急卫生防疫用房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医疗和卫生防疫点,主要负责发放常用药品、进行简易医疗处理和卫生防疫工作,应急避险时可按需求在疏散棚宿区附近增设应急医疗和卫生防疫点。

9. 应急消防系统: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园原有消防栓,另一方面在园内合适位置增配了一批灭火器,平时按照要求对上述消防设备坚持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在发生灾情时能立即投入使用。

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是海珠区在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城市对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方面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建设“五彩海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9: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