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灌溪寺 |
释义 | 崇阳县灌溪寺,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据《崇阳文史资料辑》记载:“唐初,皇室国舅,信封佛教”,通令全国各地官员,把最适合奉佛修道建寺宇的地方,画成图像送给皇上备览。崇阳县所选地方寺前村凤凰山下被皇上选中,于是国舅按图索骥来到了崇阳,并投入大批资金建了占地二十多亩,一座规模宏大的灌溪寺。“唐亲国戚志闲祖师来此静镜修炼”,唐太宗及后来各代皇帝,文武官人都前来适时朝拜,可见当年灌溪寺的兴盛和在全国寺庙的地位。 世事沧桑变幻,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到解放初期灌溪寺成了废墟。只剩下八九块石碑,比较完整的有六块,字迹清楚,记述了唐元和年间的重修情况,从宋朝至清代,几经修整都有记述。解放初,仅存在大雄宝殿高约四米的三宗大佛,也被1958年大办钢铁,拆寺建炉,全毁无踪。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文化古迹相继整理和恢复,寺前村民众经过两年的募化和努力,于99年动工,2000年底竣工,建成一个四百八十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因寺内常无僧人主持,大雄宝殿内的佛像雕塑到2005年初就有许多损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