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观瀑布联句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观瀑布联句》 年代:唐朝 作者:希运 体裁:律诗 作品原文观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身高①。—希运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②。—李忱 作品注释①出身:此指出处。瀑布由山岩高处泻落,出身自然极高。 ②作波涛:谓掀起波涛。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作品简析诗题所称瀑布,地在何处,众说不一。甚至与李忱联诗者是否希运,亦有分歧。固以认定希运者为多。宋人蔡居厚《诗史》称李忱到黄檗山,与希运禅师观瀑布联句。宋僧志盘《佛祖统纪》称李忱到庐山,与香严禅师共咏瀑布。宋陈岩肖《庾溪诗话》称李忱为僧游方,与希运禅师同行,因观瀑布,希运言已得一联,李忱续之。亦有说希运挥师与李忱同游奉新百丈山,观山中瀑布,因而联句。今百丈山仍存此诗摩崖石刻。按希运禅师初识李忱,当为其尚未定居江西宜丰黄檗山时。希运行脚到盐官,李忱在寺中为沙弥,曾有过切磋。后李忱是否再到黄檗山回访,或与希运结伴云游,乃至同赴奉新百丈,均待进一步考证,此处暂不断定。这是一首很有气魄的诗。瀑布本身就是一种极有气势的大自然景观,而作此瀑布诗者,一为临济宗开派宗师临济义玄之师、人称运祖的希运禅师,一为李唐王朝正统嫡裔、后又登基的宣宗李忱,自然非比异常。人称此诗句式语气,显现祖师气派、王者风度,不是虚言。李忱(810一859),唐朝皇帝。原名怡,唐宪宗第十三子。公元846—859年在位。微时,受武宗之忌,遁迹为僧。登基后,一反武宗所为,大兴佛教。原武宗所废寺宇,重新修复。武宗所裁冗员,一一增设。然国力已衰,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大动乱正在酝酿中。故不胜劳瘁,四十九岁即病殁。 作者简介希运(?一855),唐代江西宜丰黄檗寺僧。生年与俗姓不详,闽中(今福建省中部地区)人。幼于本邑黄檗山出家,受戒后行脚四方。游京师时,受高僧指点,往参百丈怀海,承嗣为南岳下三世。先后主持江西宜丰黄檗寺、钟陵龙兴寺、安徽宣城开元寺、泾县宝胜寺等大刹,并在江西万载创光化院、延寿院、崇信寺等。始终以宜丰黄檗寺为根本,终葬黄檗寺,其墓塔至今犹存。示寂后,唐玄宗赐谥“断际禅师”。所作开示、法语、偈颂由其皈依弟子裴休集为《黄檗传心法要》上下卷,并由裴休作序刊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