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都西安:西安教育史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3月1日)

精装: 330页

开本: 32开

ISBN: 7807121076

条形码: 9787807121077

尺寸: 20.4 x 14.2 x 2.2 cm

重量: 481 g

内容简介

《古都西安》这套大型丛书,是想让人们对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触摸到西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丛书按照从古至今、全面系统的原则分篇编排。每篇或按时序,或分类论述,但总的体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统、准确、全面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西安。丛书在保证学术水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古都西安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下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古都西安见证了“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鼎盛辉煌,然而,往日这个帝王们希冀长治久安、长久平安的长安城也几度衰落,数遭兵燹,令人扼腕地一度衰落了。

本书为“古都西安”大型丛书之一,论述了西安教育史的有关知识,立体全景地展现西安历史,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西安教育的内涵与范围

一、西安教育的内涵

二、西安教育的范围

第二节 研究西安教育的原则与意义

一、研究西安教育的原则

二、研究西安教育的意义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最早的人类教育

一、蓝田人的原始教育活动

二、半坡人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 教育场所与原始文字的雏形

一、最早的中国教育场所

二、“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第三节 生产、生活经验的理性化和艺术教育

一、生产、生活经验的理性化

二、艺术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对西安原始教育有贡献的人物

一、仓颉造字的功绩

二、后稷教稼的伟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西周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基础

二、文教政策

第二节 丰镐官学的设置

一、小学的设置

二、高等学府的创立

第三节丰镐官学的性质

一、辟雍性质的分析

二、尚武教育的原因

第四节 丰镐官学的管理制度

一、教育行政制度

二、大学教学制度

三、视学考试制度

四、奖励惩罚制度

第五节 教育科目与内容

一、礼乐之教

二、射御之教

三、书数之教

第六节 教育途径与方法

一、模仿、演习和由做中学

二、解说、训诲和启发诱导

三、奖惩、帮助和教育引导

四、循序、因材和分别施教

第七节 周公旦在西安教育上的创设

一、生平业绩

二、主要教育创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代的教育

第一节 秦代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基础

二、文教政策

第二节 “以吏为师”的官学制度

一、学室制度

二、吏师与弟子

第三节 官学的学习内容与教材

一、学书识字

二、明习法令

三、教材类型

四、考试管理

第四节 “百家之学”的兴盛

一、焚书前的私学流派

二、焚书后的私学种类

第五节 人才培养的形式与途径

一、丰富的教育形式

二、多样的教育途径

第六节 关于焚书、坑儒问题

一、焚书的来龙去脉

二、坑儒的是是非非

第七节 对秦代西安教育有贡献的人物

一、商鞅

二、李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代的教育

第一节 汉代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基础

二、文教政策

三、经学教育

第二节 汉长安城官学的发展与太学的创建

一、官学的发展

二、太学遗址考

三、太学博士与弟子

四、汉太学的地位

第三节 太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太学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

二、太学的教学方法及其类型

第四节 太学的学习制度与考试制度

一、太学的学习制度

二、太学的考试制度

第五节 汉长安城私学的发展

一、小学阶段——书馆

二、专经阶段——经馆

三、东汉私学的兴盛及其原因

第六节 社会教育的开展与图书馆的创建

一、社会教育的开展

二、图书馆的创建

三、汉长安城图书馆的学术地位¨

第七节 对汉代西安教育有贡献的人物

一、董仲舒

二、扬雄

三、刘向

四、马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基础

二、学校教育

第二节 京兆官学的演变

一、曹魏时期的京兆官学

二、两晋时期的京兆官学

三、北朝时期的京兆官学

第三节 京兆私学的发展和兴盛

一、著名学者任私学教师

二、广泛的教学内容与生徒来源

三、较大的发展规模

第四节 家学与门第教育

一、傅氏家族的敬德务实教育

二、杜氏家族的伦理道德教育

三、颜氏家族的经学与气节教育

第五节 前秦、北魏的“汉化”政策与改革措施

一、“汉化”政策的确立

二、“汉化”的改革措施

第六节 京兆地区的佛教及其教育

一、佛教兴盛的原因

二、佛教教育的特点

第七节 魏晋时期京兆地区著名教育家——傅玄

一、生平业绩

二、教育活动与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代的教育

第一节 唐代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基础

二、文教政策及其演变

第二节 中央官学在长安的设置与类型

一、儒学教育系统

二、实科教育系统

三、专业教育系统

第三节 官学的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管理机构与人员

二、生员入学资格

三、教师管理制度

四、学生管理制度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第四节 长安私学的形式与内容

一、书院教学

二、聚徒讲学

三、家学传授

第五节 长安的科技教育与职业训练

一、太史局中天文历法工作者的培养

二、国子监的算学专业教育

三、太医署的医药专业教育

四、手工业作坊中艺徒的职业培训

第六节 地方及乡村学校的普及

一、州、县学的设立

二、乡村学校的出现

三、地方及乡村学校的教学内容

四、地方与乡村学校发展的原因

第七节 长安教育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一、将自身的优秀文化传授给他国

二、敏于吸收外国先进文化

第八节 科举制与长安地区的人才

一、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二、科举制对长安地区教育与人才的影响

第九节 对唐代长安教育有贡献的人物

一、李世民

二、张九龄

三、韦述

四、韩愈

五、李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北宋、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北宋、金、元时期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基础

二、文教政策

第二节 府、县学的设置与管理

一、官学发展沿革

二、官学管理制度

第三节 元代安西路的社学

一、社学设置的原因

二、社学设置状况与特点

第四节 书院的形成与发展

一、书院兴盛的原因

二、书院的创建与教学特征

三、书院的组织管理

第五节 私学的特点与教学、教材

一、私学的基本特点

二、蒙学教学的内容及其经验

三、蒙学教材的类别与编写

第六节 蓝田《吕氏乡约》及其社会教育价值

一、《吕氏乡约》的主要内容

二、《吕氏乡约》的社会教育价值

第七节 宋、金、元时期西安地区著名的教育家一张载

一、家世

二、生平与教育活动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明清时期西安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历史基础

二、文教政策

第二节 西安府、县学的演变

一、官学发展沿革

二、官学管理体制

三、官学课程内容

四、官学生员管理

五、学官考核制度

第三节 西安社学的发展

一、明代社学的设立

二、社学的教育内容

三、清代的社学

第四节 西安书院的变革

一、明代的西安书院

二、清代的西安书院

第五节 关中书院及其学风特点

一、关中书院的沿革

二、关中书院讲会制度及其特点

三、关中书院后期状况

第六节 西安私学及其形式和内容

一、私学的层次与主要形式一

二、私学教学内容的发展

第七节 明清西安地区著名教育家

一、吕榕

二、冯从吾

三、王徵

四、李顾

五、贺瑞麟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近代教育的文化背景

一、洋务运动与西安教育

二、戊戌维新与西安教育

三、清末“新政”与西安教育

四、辛亥革命与西安教育

五、民国政府与西安教育

第二节 西安近代小学教育的创建

一、清末西安小学教育的建设

二、民国时期西安的小学教育

三、社会名流与民众的捐资兴学

第三节 西安近代中学教育的设立

一、清末西安的中等教育

二、民国时期西安的中等教育

第四节 西安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生

一、清末西安的高等教育

二、民国时期西安的高等教育

第五节 西安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一、清末西安的师范教育

二、民国时期西安的师范教育

第六节 西安近代职业教育的崛起

一、清末西安的职业教育

二、民国时期西安的职业教育

第七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地区著名教育家

一、刘古愚

二、牛兆濂

三、李仪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