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廷如意 |
释义 | 文化内涵如意具有祈福祥瑞的含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物。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了近三千件如意,几乎全都是清朝时期的。如意是清代宫廷常用之物,所以流传至今的如意为数众多,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了近3000件如意,此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许多珍贵的如意。 材质类别清代宫廷如意的材质上有玉、金、银、铜、翡翠、水晶、宝石、珍珠、珊瑚、玛瑙、琥珀等,品种不下几十种,其中以玉制如意较为常见。 另外,如意的式样有单镶如意、三镶如意、五镶如意、镂空如意、浮雕如意、平雕如意,也有用整块玉石、翡翠、水晶雕刻而成的。而且,如意一般都要配上精美的穗带,这些穗带有黄、红、绿、蓝等颜色,有的穗带腰结处还编织着各式各样的中国结,有双喜结、寿字结、双鱼结、花篮结等。 历史演变如意的前身是爪杖,所谓爪杖,也就是人们常用的“痒痒挠”或“不求人”。因其柄较长可,可以抓到脊背上双手够不到的有痒之处,能如人之意,是以得名。如意进入皇宫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匠制造如意之时不惜成本代价,所以如意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观赏性增强,且因其名字较美,所以祝福和祥瑞的美好寓意越来越突出。 也正因此,在清代宫廷中如意随处可见,皇宫的宝座旁,寝宫的案头桌几上,皇后嫔妃的手里都可见到如意。在传世的画作中也可以见到如意的使用情形,例如《乾隆雪景行乐图》中乾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手里就握着一把精美的如意。 另外,描绘清廷后宫妃子生活的画卷《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里面有一位嫔妃正在赏花,她的手里也拿着一件竹雕灵芝如意。 而且在光绪皇帝选立皇后的过程中,如意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如意的名称吉祥,所以将如意交给称心如意的女子作为皇后。 清代宫廷如意有许多是做成灵芝的摸样,这是因为人们认为灵芝是长生不老的仙草,还是能够起死回生的神药,《白蛇传》中白蛇就是盗取了灵芝才救活了许仙的性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