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新技术改变工作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Internet in the Workplace:How New Technology is Transforming Work 丛书名: 电子社会与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 平装: 34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00068130, 7100068134 条形码: 9787100068130 尺寸: 23.2 x 15.2 x 1.4 cm 重量: 422 g 作者简介作者:(美国)帕特里夏·华菜士(Patricia Wallace) 译者:王思睿 印童 帕特里夏·华莱士(Patricia Wallace),任职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才青少年研究中心,其学术背景囊括了信息技术、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商学她近期出版的著作《互联网心理学》己被译成9国文字。 内容简介《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新技术如何改变工作》写到1969年起源于美国的互联网可谓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时至今日,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化浪潮已席卷全球互联网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技术发明为各行各业的人们架起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桥梁,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空间和职业生活。 尽管当前已有众多书籍关注网络对于商业领袖与商业策略的重要影响,然而华莱士博士在《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新技术如何改变工作》中则将视角放在网络核心化技术对工作场所本身所带来的变革,以及核心化技术如何改变了工作场所中人与人在心理层面上的关系《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新技术如何改变工作》第一章介绍了互联网改变工作空间的现状第二章介绍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浪潮的出现第三章到第十章分析了随着技术浪潮的涌现而显现的八个具体问题,即员工工作与休闲之间界限的日;斩模糊、商业沟通方式的转变、网络时代的领导模式、知识管理、现实的和网络技术支持的虚拟合作团队、电子学习、监控设备和个人隐私以及处于转型中的雇佣万式第十一章展望了工作空间中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新技术如何改变工作》既有严谨的逻辑分析,又包含大量生动的商业实例,如美林证券及安然丑闻;同时行文不拘泥于枯燥的学术论调,文宇简洁流畅这本著作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人们自以为熟知的事物。 目录前言 第一章 互联网改变了工作场所 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简要介绍 变化所处的背景:不断发展的以网络为中心的经济信息不对称 价值链的去居间化 受去居间化负面影响的公司做出反击 极度去居间化:数字产品的案例 商业模式、商业策略及产业竞争 处于中间位置的工作场所 第二章 以网络为中心的技术的出现 技术转型浪潮 处于中心地位的互联网:设计原则 处于边沿位置的技术 安全与以网络为中心的技术 在以网络为中心的浪潮中弄潮 第三章 工作、非工作以及两者间模糊的界线 我们正在工作得更多吗? 为什么有些人的工作时间更长? 以网络为中心的技术与随时/随地的工作场所 第四章 商务通信 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通信 一些新的通信方式 对通信方式的描述 对新媒介的看法 电子邮件:个案研究 跨文化的商务通信 工作场所中的即时消息 拓展网络规范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的领导艺术 显微镜下的领导艺术 互联网时代的领导风格 互联网时代的领导者们所面临的新挑战 未来的领导者 第六章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起源 什么是知识? 为公司创造信息和外显知识:前互联网时代 后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管理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 知识管理实践和项目 知识管理技术成熟曲线 知识管理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知识管理的未来 第七章 虚拟团队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团队协作的技术支持 扩展团队协作圈的半径 团队协作的环境 虚拟团队的团队动力学 问题解决与决策的团队动力学 实际虚拟团队的绩效 什么能改善虚拟团队的绩效? 未来的虚拟团队 第八章 电子学习 电子学习:一次虚拟的旅行 定义术语 电子学习项目的优势 电子学习的效果如何? 电子学习面临的挑战 少即是多吗? 第九章 工作场所的监视与隐私 员工是如何被监控的? 为什么要监控工作场所? 对生产率的关注 绩效的电子监控 互联网和脱抑制 发展和实施监控项目 工作场所的隐私:矛盾的修饰? 第十章 变化中的就业环境 就业趋势与技术 变化中的雇员一雇主关系 管理新型雇佣关系的挑战 变化中的组织形式 志愿者组织 第十一章 以网络为中心的工作场所:未来的趋势 互联网与生产率 变革新旧经济产业 未来的办公室 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SWOT分析 社会的两难困境 扩展范围 索引 译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