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工藤铁三郎
释义

工藤铁三郎(くどう てつさぶろう明治15年(1882年)12月10日 - 昭和40年(1965年)12月18日)日本浪人,溥仪在满洲国时的侍卫处长。满洲国陆军中将。因其忠心耿耿,溥仪赐名工藤忠。

天津时代

1882年生,日本青森县人,专科毕业,日本浪人,与黑龙会有关系。曾任日本陆军省和外务省嘱托,工藤铁三郎在中国曾追随原陕甘总督升允。辛亥革命爆发后,一直在家中闲居的升允又被清廷起用任陕西巡抚,率兵顽抗,被迫停战后,升允还大搞复辟活动,是清末民初期间公开反对共和的四大王公大臣之一(其他三人是:善耆、溥伟、铁良),工藤铁三郎积极支持和参与升允的复辟活动,工藤铁三郎还曾一度在旧军阀张宗昌处混过。后经升允推荐,工藤当了溥仪的警卫官,成为日本军方与溥仪之间联系的第一个人。而且,工藤以其“忠心耿耿”的表现很快便得到了溥仪的信任。有一次,溥仪看到茶水的颜色不对,溥仪怀疑有人下毒,叫人拿去化验一下,而工藤拿起茶杯就喝了一口,使溥仪深受感动,认为工藤是可以信赖的日本人。

特务活动

1926年6月,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参与这个阴谋活动的唯一中国人的知情者刘载明,处于惶恐之中。为了不使日本的阴谋真相暴露于世,关东军决定将刘载明送到大连日本人开设的医院软禁起来。但“医疗费”和事先许诺给刘载明2万日元却无从着落,因为即使从关东军司令官的机密费项下也无法支出。工藤铁三郎慌忙到东京找到当初也曾是介绍他到溥仪处的日本铁道大臣小川平吉,小川帮他解决了费用问题。但如何把刘载明“护送”到大连也是个难题,于是又由工藤铁三郎出马,他与馆龙一郎来到哈尔滨市石头道街一个绰号叫“满洲阿菊”的日本女人家中,这个阿菊在日俄战争时曾在中国东北为日本从事特务活动,后为绿林女匪首,枪法出众,报号“小金凤”。1913年春,阿菊回到哈尔滨经营饭馆和妓楼,工藤与她是老相识。工藤找到阿菊后,说明情况,请她帮助:“还是加上一名妇女陪送更为安全,这类重大任务恐怕除阿菊您适合以外,别无他人了。”而年已四十多岁的阿菊则表示:“愿为国家效劳,责无旁贷。”当天晚上,工藤、馆龙便与阿菊一起回到沈阳。次日上午,将刘载明扮作富商,阿菊扮成刘载明的老婆,除馆龙一郎“陪送”外,还有几名日本便衣宪兵暗中护卫,终于将刘载明送到了大连。

为复辟而奔走

1931年11月10日,溥仪逃离天津赴东北,工藤铁三郎、上角利一两个日本人是一直相随左右。在日本军用汽艇“比治山丸”上暗藏了一大桶汽油,准备在白河上如果遇到中国军警盘查,无法逃脱时,日本军人就放火烧汽油,人与船同归于尽。当时溥仪完全被蒙在鼓里,直到20年后,工藤铁三郎才在日本的《文艺春秋》杂志上披露此事。

溥仪被关东军挟持到东北后,工藤铁三郎不以关东军代理人的面目出现,所以给溥仪的印象是:“处处站在我一边说话,甚至背地里还表示过对关东军的不满。”溥仪没当成“皇帝”,而是“委屈”地当了“执政”后,工藤是唯一还坚持称呼溥仪为“皇上”的日本人。工藤还时常表示不满关东军的跋扈,坚信溥仪定能恢复“大清皇帝”的名位。使溥仪感到工藤所表现出的忠心,简直不亚于遗老们,于是溥仪赐他改名为“忠”(工藤忠),拿他当自己家里人看。工藤也感激涕零地表示誓死效忠,永世不变。

1933年初,溥仪与关东军原约定的当“执政”为期一年的时间己过,但溥仪已明白自己的处境,不敢再提当“皇帝”的事。可是,先有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主动向溥仪透露:日本现在正研究着满洲国国体问题,时机成熟,问题自然会解决的。到7月份,伪总务厅长官驹井德三卸任后,走之前向郑孝胥表示要到上海为溥仪恢复帝制活动。溥仪的“皇帝梦”不由又做起来了,他派工藤去东京活动,认为工藤此行至少也应该打听到一些消息。工藤去了不久便返回了东北,向溥仪汇报他在日本见到了南次郎及黑龙会的重要人物,探听出日本军部当权人物是同意实行帝制的。溥仪根据工藤的消息,相信时机是快到了。果然在1933年10月,继任的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正式通知溥仪:日本政府准备承认他为“满洲帝国皇帝”。

侍卫处长

工藤铁三郎在溥仪任伪执政时,充任侍从武官,溥仪就任傀儡皇帝后,工藤任伪宫府侍卫处长。1941年工藤到了“停年”之时卸任,但仍任伪宫内府顾问,这是个有名义不支薪的头衔,在有典礼时到伪宫参加仪式。工藤铁三郎会讲汉语,但说得不太好,一般用语也还勉强能够应付。他对中国的人情世故很熟悉,溥仪也视他为“亲信”,很重视他。工藤铁三郎下班后也常到“内廷”,陪同溥仪闲谈、打球、吃饭;同时,他也常到伪宫内的日本宪兵班去,同样是“闲谈”、下棋、吃饭。他在新京的家是大陆浪人的据点,1942年以后他经常与近卫文磨一党反复密议,出谋划策跟中国国民党停战。

在溥仪被苏联红军逮捕拘留期间去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时,工藤铁三郎曾发表过一段谈话;自昭和6年(1931年)离开天津直到日本投降止,在这15年前后的时间内,我一直担任侍卫长的职务,没有离开过皇上的身边。作为一个与皇上有着最为深厚关系的日本人说来,真是无论如何,哪怕是只能看到一眼也好,也是想见一见他的。对此曾作了种种努力,也未能办到。最后幸而得到了一张某报社临时记者身份证,才到了法庭,当然禁止同他说话。

相关人物

关东军因工藤铁三郎对溥仪过分“忠心”,因此对他不太放心,在九一八事变后,将特务上角利一和清宫派到溥仪身边。上角利一、清宫随溥仪来到东北后,住在伪执政府,由伪执政府供给食宿,生活相当优裕。两个人都会汉语,也常同溥仪见面、谈话,但还是比不上工藤铁三郎,溥仪对他俩不太重视。上角利一在执政府住了一年,看看也没什么意思,又没得到相当的官职,便在1933年离开了。清宫也仅在掌礼处当了一名礼官(荐任官),1935年到1936年间,清宫病故。工藤铁三郎、上角利一、清宫三个人都属于比较高等的日本浪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