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工程信息论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丛书名: 21世纪信息通信系列教材平装: 31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63507035

条形码: 9787563507030

商品尺寸: 22.8 x 18.2 x 1.6 cm

商品重量: 558 g

ASIN: B00116NCPM

内容简介

《工程信息论》以信息熵为基本概念,以仙农的三个基本定理为核心,系统地讲述了仙农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离散信息和连续信息的度量,离散信道和连续信道的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有噪信道编码定理,信息率失真函数,有约束信道的容量与编码,空时信道的容量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1.1.1 概述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3 信息论的基本内容

1.2 通信系统的模型

1.2.1 通信系统模型

1.2.2 提高通信系统技术指标的措施

1.3 仙农信息论所研究的问题

1.3.1 仙农信息论所研究的问题

1.3.2 仙农信息论的特点

1.4 仙农信息论形成与发展

1.4.1 技术背景

1.4.2 理论背景

1.4.3 仙农的主要工作

1.4.4 仙农信息论发展

1.4.5 信息论的应用

1.5 仙农生平简介与研究风格

1.5.1 仙农生平简介

1.5.2 仙农的学术风格

第2章 离散信息的度量

2.1 自信息和条件自信息

2.1.1 自信息

2.1.2 联合自信息

2.1.3 条件自信息

2.2 互信息和条件互信息

2.2.1 互信息

2.2.2 互信息的性质

2.2.3 条件互信息

2.3 离散集合的平均自信息(熵)

2.3.1 信息熵

2.3.2 条件熵

2.3.3 联合熵

2.3.4 信息熵与热熵的关系

2.4 熵的基本性质

2.4.1 凸函数

2.4.2 信息散度

2.4.3 熵的基本性质

2.4.4 各类熵的关系

2.4.5 熵函数的惟一性

2.5 离散集的平均互信息

2.5.1 集合与事件之间的互信息

2.5.2 平均互信息

2.5.3 平均互信息与熵的关系

2.5.4 平均互信息的性质

2.5.5 平均条件互信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离散信源

3.1 信源的分类与数学模型

3.1.1 信源的分类

3.1.2 信源的数学模型

3.2 离散无记忆信源

3.2.1 单符号离散无记忆信源

3.2.2 多维离散无记忆信源

3.3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扩展源

3.3.1 N次扩展源

3.3.2 N次扩展信源的熵

3.4 无限离散信源

3.4.1 无限离散信源的均值和熵

3.5 概率分布的信息生成函数

3.6 离散平稳信源

3.6.1 概述

3.6.2 平稳有记忆N次扩展源的熵

3.7 马尔可夫信源

3.7.1 有限状态马氏链

3.7.2 状态转移概率

3.7.3 齐次马氏链

3.7.4 K0lmogorov-Chapman方程

3.7.5 马氏链状态分类

3.7.6 马氏链的平稳分布

3.7.7 马尔可夫信源

3.7.8 马尔可夫信源熵的计算

3.8 信源的剩余度

3.8.1 信源的相关性

3.8.2 信源剩余度(冗长度)

本章小结

附录定理3.4.2 的证明

习题

第4章 离散信道及其容量

4.1 信道模型及其分类

4.1.1 信道模型

4.1.2 信道的分类

4.2 离散无记忆信道

4.2.1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4.2.2 离散无记忆信道

4.2.3 平稳(或恒参)信道

4.2.4 单符号离散信道

4.2.5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

4.3 扩展信道输入与输出平均互信息

4.4 级联信道

4.5 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

4.5.1 信道容量的定义

4.5.2 离散无噪信道的容量

4.5.3 信道容量的计算

4.5.4 离散对称信道的容量

4.5.5 离散无记忆N次扩展信道的容量

4.5.6 离散并联信道的容量

4.5.7 和信道的容量

4.5.8 关于信道容量的注释

4.6 信道容量的迭代计算

本章小结

附录定理4.5.1 的证明

习题

第5章 无失真信源编码

5.1 概述

5.1.1 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分类

5.1.2 信源编码器模型

5.1.3 简单信源编码器举例

5.2 分组码

5.2.1 分组码的性质

5.2.2 码树

5.3 定长码

5.3.1 无失真编码条件

5.3.2 信源序列分组定理

5.3.3 渐进均分特性

5.3.4 定长码信源编码定理

5.4 变长码

5.4.1 异前置码的性质

5.4.2 变长码信源编码定理

5.5 最优码

5.5.1 二元哈夫曼(Huffman)编码

5.5.2 多元哈夫曼编码

5.5.3 马氏源的编码

5.6 算术编码

5.6.1 积累概率

5.6.2 算术编码的性能

……

第6章 有噪信道编码

第7章 连续信息与连续信源

第8章 波形信道

第9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第10章 有约束信道及其编码

第11章 空时信道的容量与空时码

参考文献

序言

50多年前(1948年)经典信息论,即仙农信息论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飞跃。当前,经典信息论已渗透到多个技术领域,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已成为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事信息领域研究或管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20世纪80年代,北京邮电大学周炯槃院士出版的《信息理论基础》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仙农信息论的专著,开创了我国信息论教学的新阶段,该书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特等奖。20世纪末,北京邮电大学吴伟陵教授的《信息处理与编码》一书,作为国家95重点教材,全面介绍了通信中的三大基本技术问题,即传输的有效性、传输的可靠性以及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并多次再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