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更形法 |
释义 | 【更形法】 摹形不足,更形补救。因为摹形法所选用作谜材的字,一般都已约定俗成,摹形成谜后也会被人认可。但是,如果对“隹”与“佳”、“夭”与“天”、“匕”与“七”等作摹形法入谜,则会遭人讥议。有了更形法,便能对摹形法的欠缺处加以弥补。如: 疑是玉人来(猜字一)銇 谜面撷取《西厢记·闹简》中崔莺莺给张君瑞诗简的诗句。“玉人来”与谜底“銇”字三个字素“[金-人]、人、耒”讹似。用“疑是”加以说明,其缺陷便有了交代。 又如“翠翳幽篁别有天”猜“笑”字。除前四字会意扣“竹”外,“天”扣“夭”是讹似。谜面用“别有”点明“夭”与“天”有别,便可避免异议。 今重引摹形法中的“《兰亭集序》(猜‘玫’)”谜为例。如果谜面改为“得意忘形逢西伯”,便是更形法了。周文王封西伯,这里用“西伯”扣“玫”。“玫”析开成“■攵”,与“王文”形似,故以“得意忘形”指明二者存在差异。由此可知,摹形是直笔,更形是曲笔,两者有所区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