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耕耘2号 |
释义 | 审定编号:豫审稻2004002 选育单位:固始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耕香A×耕恢2号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三系杂交籼稻品种。豫南稻区春稻全生育期151天,麦茬稻全生育期145天。最长叶片63cm,宽1.67 cm,叶色嫩绿,叶片直而不披,剑叶略斜;株高120 cm,株型集散适中,茎杆较粗壮,抗倒性强。穗长30.5 cm,成穗率70%左右,每穗实粒数148粒,结实率88%,颖尖白色,无芒,谷壳鲜黄,籽粒长椭圆形,千粒重30.5g。 品质分析:2003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品质分析:糙米率78.7%,整精米率41.6%,垩白粒率33%,垩白度7.0%,长宽比2.9,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5.3%。 抗性鉴定:2003年根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穗颈瘟(1级),对稻瘟病ZB5、ZC5、ZD5、ZE3、ZF1、ZG1小种均为高抗(0级),对白叶枯病四个致病菌株KS-6-6、PXO79、JS49-6、浙173表现为抗病(3级)。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B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7kg,比对照一豫籼3号增产19.1%,达极显著,比对照二Ⅱ优838减产1.5%,居12个品种第3位;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14.8kg,比对照Ⅱ优838减产1.1%,居13个品种第6位; 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4kg,比对照Ⅱ优838减产2.9%,居7个参试品种第4位。 适宜地区:适宜豫南籼稻区种植,一般亩产550 kg。 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壮秧:春稻4月10日播种,麦茬稻4月20-25日,每亩用种量1.5 kg,秧龄30-35天。 2、合理密植:带蘖5-6个单本移栽。高肥水田块每亩1.2万穴,行株距1尺×5寸,基本苗6-7万个,中肥水平田块行株距8×5寸,每亩基本苗7.5-9万个。 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8-20kg,速效磷8-9kg,速效钾17-20kg,应施足有机底肥,追肥应根据土壤类型、秧苗长势、肥力高低科学施用。分蘖期保持2-3cm浅水层,当每亩茎蘖数达到23-25万时,及时排水晒田。灌浆后期采用浅水与湿润管理相结合,防治早衰。 4、病虫防治:秧田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和二化螟一代蚁螟为害。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8月10日左右防治三化螟第三代,同时喷洒纹曲宁,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8月20日左右注意防治稻飞虱为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