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耕地坡度分级
释义

学科:土地科学及管理

词目:耕地坡度分级

英文:slope grade for cultivated land

释文:依耕地所处地势的坡面坡度,按对耕地利用的影响限制程度而划分的级别。1984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对耕地坡度分为五级,即≤2°、2°~6°、6°~15°、15°~25°、>25°。地面坡度的不同级别,对耕地利用的影响不同。≤2°一般无水土流失现象;2°~6°可发生轻度土壤侵蚀,需注意水土保持;6°~15°可发生中度水土流失,应采取修筑梯田、等高种植等措施,加强水土保持;15°~25°水土流失严重,必须采取工程、生物等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5°为《水土保持法》规定的开荒限制坡度,即不准开荒种植农作物,已经开垦为耕地的,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截止1996年10月31日,中国坡度≤2°的耕地有73326千公顷(11.00亿亩)、2°~6°的耕地有23200千公顷(3.48亿亩),6°~15°的有19200千公顷(2.88亿亩),15°~25°的有12866千公顷(1.93亿亩),>25°的有6066千公顷(0.91亿亩)。若按≤2°、2°~6°为平耕地;6°~15°、15°~25°为缓坡耕地,>25°为陡坡耕地计算,它们分别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71.7%、23.8%和4.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