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波斯诸语
释义

波斯诸语,是伊朗的国语和阿富汗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中亚塔吉克共和国的主要语言。在阿富汗和中亚又称为“塔吉克语”。中国称为法尔西语。中国的塔吉克族使用东部伊朗语的瓦罕和萨里库尔方言,与此不同。伊朗约有4000万人使用,阿富汗约500万人使用。全世界操波斯语的人口约5000万。

波斯语

属于印欧语系之印度一伊朗语族。约公元前2000年操印度一伊朗原始母语的雅利安人西迁,经中亚分别进入伊朗和印度本土。其语言逐渐形成印度、伊朗两大系统。伊朗(1ran)的名称即来自雅利安这个词。伊朗语言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c古伊朗语、中古伊朗语、新波斯语。古伊朗语的代表为“阿维斯塔语”(Avesta)和锲形铭文语。“阿维斯塔语”为东部波斯语,是祆教经典所使用的语言。锲形铭文语为西南部波斯语,是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也是现代波斯语的直系祖先。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灭波斯帝国后,古伊朗语逐渐停止使用。中古伊朗语分为东、西两大系统。东部中古伊朗语包括花刺子模语、粟特语和中国发现的和田塞语。西部中古伊朗语包括巴列维语、摩尼中古波斯语、摩尼安息语等。其中巴列维语和摩尼中古波斯语是锲形铭文语的后裔,属于同一个语言系统,安息语属于伊朗本土东部方言。巴列维语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官方语言,它的文献在中国发现的只有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唐苏谅妻马氏墓志”,摩尼中古波斯语和摩尼安息语只发现于中国吐鲁番地区,它们是古代入华的信奉摩尼教的波斯人和安息人所使用的语言。

新波斯语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灭萨珊王朝后,推行阿拉伯语及文化,中古波斯语逐渐被废弃。原来的巴列维与安息语融合后产生了新波斯语,又称为“达里”语。“达里”(Dari)意为“宫廷”。由于新波斯语是萨曼王朝宫廷中通行语言,,故由此得名。它后来取代阿拉伯文,在公元9~10世纪成为东部穆斯林世界通行的书面语。新波斯文采用阿拉伯文字母体系,又在以阿拉伯字母B,J,Z和K的基础上创造了P,ch,zh和G4个字母,还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的词汇。其语法与中古波斯语很接近,要点为:名词、代词形容语无性和格的差别,波斯语本族名词单复数按规则变化,但阿拉伯语借词则按阿拉伯语变化,不使用冠词。动词一般有两个词干;现在词干和过去词干,其变化规则分为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类,有6种人称变位形式。时态有: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假定时等。语态有:陈述式、命令式等。句法上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大同小异,都有从句结构。元代中国把波斯文称为“回回字”或“蒲速蛮字”。元政府各级机构都设有“回回译史”等专职译写文书。中国穆斯林的宗教用语和经堂教育用语中有大量的波斯语语汇。

与阿拉伯语的区别

波斯语(Persian language,فارسی=Fârsi, پارسی = Pârsi)属印欧语系中印度-伊朗语族 伊朗语支。又称法尔斯语。伊朗的官方语言 ,也是阿富汗境内两种主要语言之一(另一种是普什图语)。波斯语还分布于前苏联的中亚部分地区和中国 新疆的个别地区。

波斯语是世界上的古老语言之一。古波斯王 大流士一世有碑,刻有波斯楔形文字,今存伊朗。公元前3~公元8世纪,古波斯语演变为中古波斯语(又称巴列维语)。现代波斯语主要在中古波斯语的基础上,由8 世纪左右通行于伊朗南方法尔斯部族中的一种方言发展而成。该方言自阿拉伯 哈里发政权在波斯东南方建立朝廷后逐渐成为朝廷的官方语言。在长期的发展中,波斯语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其他科学著作的文献。它至今仍然是近东地区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语言特点编辑本段波斯语为拼音文字,共有32个字母,其中28个是阿拉伯字母,4个是波斯字母。波斯语有8个元音,长元音和短元音各为3个,双元音2个;有辅音22个,其中8个清辅音,14个浊辅音。单词的重音基本上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句法特点是词序相对固定,基本词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后。动词有人称、数、时态、语态和语气等语法范畴,时态共有9 个,通过动词的词尾,或者加助动词来体现。名词和代词没有明显的格和性的范畴,领属关系由一个连接符(波斯语称伊扎菲)表示。波斯语在历史上受阿拉伯语影响最大,由于历史与宗教的原因,现代波斯语中,有近60%的词汇来自属于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此外,它还部分地吸收了土耳其语和蒙古语词语,近年又较多地吸收了法语、英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的词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