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波塞东龙 |
释义 | 波塞东龙又名海神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波塞东龙是北美洲最晚出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波塞东龙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龙,经估计有17米高,而身长接近30米。 波塞东龙波塞东龙(属名:Sauroposeidon)又名海神龙、蜥海神龙,食草恐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与更著名的腕龙有接近亲缘关系。白垩纪的北美洲蜥脚类恐龙已出现数量衰退、体型缩小的迹象,而波塞东龙是北美洲最晚出现的大型腕龙类恐龙。波塞东龙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龙,经估计有17米高;而身长接近30到34米,体重被估计为50到60公吨之间。 目前仅发现一个标本,由4个颈椎构成,在1994年发现于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年代属于白垩纪早期,该地过去是史前墨西哥湾的三角洲。由于之前很少发现该时代的北美洲巨型蜥脚类化石,这些化石曾一度被认为是硅化木。 词源波塞东龙的属名由sauros与Poseidon组成,sauros在希腊文意为“蜥蜴”,Poseidon不仅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也意为“使大地震动者”(Ennosigaios)。波塞东龙的属名是借用后者的意思。地震龙(现为哈氏梁龙)也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蜴”。 波塞东龙的种名proteles在希腊文意为“Perfect before the end”,意指波塞东龙的状态是北美洲已发现的大型蜥脚下目恐龙中,最晚出现也是最特化的一种。(近年新发现的阿拉莫龙的巨型骨架使得阿拉莫龙成为在北美洲已发现的大型蜥脚下目恐龙中最晚出现的物种。) 最大的恐龙?“它们真的令人感到惊讶。波塞东龙可以说是地表上曾经出现过最大型的动物。” — Richard Cifelli,波塞东龙的发现者。 波塞东龙的相关新闻在1999年传出后,马上引起大众媒体的注意,并导致许多新闻不精确地将波塞东龙报道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恐龙”。然而事实上波塞东龙可能是目前已知最高的恐龙,它们并非最长的恐龙,也非最庞大的恐龙。双腔龙、阿根廷龙可能才是世界上最庞大恐龙之一,但双腔龙、阿根廷龙的少量化石纪录使得不能估计出正确的数据。 波塞东龙的化石包含:四个天然状态的颈椎(中间第五到第八个)、以及颈部肋骨。波塞东龙的脊椎骨非常地长,最大的一个脊椎骨长度约1.4米,是目前纪录中最长的。对于这些骨头的检验,显示出它们是由蜂窝状骨细胞所构成,而且骨细胞非常细,类似鸡或鸵鸟的骨细胞,使得波塞东龙的颈部较轻,且较容易举起。波塞东龙的颈部肋骨极长,第六节颈肋的长度为3.42米,比长颈巨龙的最长颈肋长18%,也超越马门溪龙的颈肋。 波塞东龙的体型估计波塞东龙的体型估计,是根据波塞东龙的四个颈椎,与柏林亨波特博物馆的长颈巨龙标本(编号HM SII)比较得来的数据。编号HM SII标本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腕龙类化石,但该标本被认为由不同个体化石拼凑而成,因此数据可能不完全正确。波塞东龙与其他腕龙科近亲的比较是困难的,因为有限的化石纪录。 波塞东龙的的颈部长度被估计为11.25到12米,而编号HM SII的腕龙标本颈部长度为9米。这个数据是假设波塞东龙的颈部其它部分比例与长颈巨龙颈部比例是一样的,这是个非常合理的假设方式。 波塞东龙可能可以将头部高举过地面达17米,大约是六层楼高。腕龙科恐龙的长颈部与高肩膀,使得它们是已知最高的一群恐龙。在某些层面,波塞东龙的体格类似现代长颈鹿,它们同样拥有短身体与长颈部。相较而言,长颈巨龙可将头部高举到离地面13.5米。波塞东龙的肩膀可能有6或7米高,而身长被估计约为30米或是34米长。。 波塞东龙的体重被估计为50到60公吨之间。波塞东龙的脊椎骨比长颈巨龙的脊椎骨还长约25%到33%,但直径仅大了10%到15%。这些数据意味者波塞东龙的身体可能比长颈巨龙还巨大,但就比例而言颈部较小。长颈巨龙的体重为40到44公吨,这个数据是将不同测量的结果平均得到的数据。然而,任何估计都是某些科学家的一家之言,就现在已经发现的恐龙木乃伊就较其骨骼判断要大1/4来分析,基于4节颈骨的波塞东龙的最大估计值为肩高8.5米,臀高6.75米,头部可以达到18.3米高,体重在55吨以上或达到80吨。 然而,相较于长颈巨龙,波塞东龙拥有相对细长的颈部。如果波塞东龙的身体也是较为细长,那之前所估计的数据将会过高。举例而言,体型较粗壮的迷惑龙,体重比身体较长、但体型修长的梁龙还重。此外,波塞东龙可能拥有气囊系统,类似鸟类,气囊系统可减低蜥脚类恐龙的体重约20%以上。 发现波塞东龙的脊椎骨发现于奥克拉荷马州的乡村,接近德州边界,位于露出的黏土岩中。这些化石的年代约为1亿1000万年前,属于白垩纪时期,约为阿普第阶与阿尔布阶之间。 这四个脊椎骨是在1994年,由Richard Cifelli博士与奥克拉荷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团队在奥克拉荷马州阿托卡县的鹿角组发现。这些化石起初被认为仅是过大的动物化石,并认为是导因于树干的保存状态。 因此这些脊椎骨被储藏起来,直到1999年,Cifelli博士将它们交给毕业班学生Matt Wedel,以分析部份研究计划。当他们发现这个化石的独特性时,他们在同年10月公布了这项消息,并在隔年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三月份上正式公布。这个新种被命名为S. proteles,而正模标本(编号OMNH 53062)存放在奥克拉荷马自然历史博物馆。 生活环境波塞东龙可能是北美洲最后的巨大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包含陆地上出现过最大的动物,是群分布广泛且成功的演化支。它们首次出现于早侏罗纪,并且很快地散布到全世界。到了晚侏罗纪,梁龙科与腕龙科恐龙在北美洲与非洲等地占优势,到了晚白垩纪,泰坦巨龙科广泛分布于南半球。在晚侏罗纪到晚白垩纪期间,蜥脚类的化石纪录很稀少。这段期间的北美洲很少发现标本,所发现的标本也通常是破碎骨头,或是幼年个体。而白垩纪存活的蜥脚类恐龙在体型上缩减(身长减到15米左右,而体重为10到15公吨),因此波塞东龙的发现相当不寻常。 波塞东龙生存于墨西哥湾的海岸,墨西哥湾的海岸在当时侵入到奥克拉荷马州一带,形成巨大的三角洲,类似今日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这个地区在当时可能没有掠食动物可以攻击完全成长的波塞东龙个体,但肉食龙下目的高棘龙(体型较小于暴龙)与以群体行动的恐爪龙可能以幼年波塞东龙个体为猎物。 在2004年,德恩·奈许(Darren Naish)与他的同事叙述了一只巨大腕龙科恐龙,该恐龙发现于早白垩纪的英格兰,并类似于波塞东龙。该腕龙科恐龙仅发现两个颈椎,在某些细节明显地类似波塞东龙,而它们可能在体型上相似。该腕龙科恐龙的发现突显了早白垩纪时期北美洲与欧洲恐龙的相似处。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科: 腕龙科 Brachiosauridae 属: 波塞东龙属 Sauroposeidon 波塞东龙 S. proteles Wedel et al., 2000 (模式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