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哥特建筑与英国哥特小说互文性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3月1日) 丛书名: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 平装: 30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61452448 条形码: 9787561452448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1.8 cm 商品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刘怡,女,汉族,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内容简介《哥特建筑与英国哥特小说互文性研究(1764-1820)》主要内容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传统:哥特与野蛮、英国民族主义的源头:哥特与民主自由、趣味与审美标准之转变:哥特美学价值重审、哥特复兴:时尚与时代精神、余波:哥特概念的抽象与泛化、哥特艺术与当代哥特文化、哥特建筑、哥特雕塑、哥特绘画、哥特小说和当代哥特文化等。 媒体评论该论著运用互文性理论与方法对哥特小说进行跨学科研究,使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相互指涉、互为阐发,在一个更为宏阔的层面提示哥特现象的文化内涵。论文立论明确,论述清晰,征引广博,展示了论者扎实的文本解读基础和较强的思辨能力,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董洪川 四川外语学院教授 该论文的选题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学术眼光,既展现了深厚的传统研究的根基,又展现了一种灵活与开拓的学术研究新理路。 ——胡强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文中心突出,结构合理,论据充分,行文流畅。作者认真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仔细阅读哥特小说中的代表作品,运用互文性理论与研究方法对哥特和英国哥特小说之间的互文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许多很好的见解。 ——肖明翰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哥特文化研究在西方再度兴起,但在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对哥特文化现象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该论文1764-1820年之间英国哥特小说为题,从跨学科的互文性入手,把哥特小说置于整个哥特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梳理哥特文化概念在西方的兴衰与演变,并重点论述了哥特小说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意义。 ——王逢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代序哥特艺术语境下的文字编码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互文性研究的合理性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哥特”与哥特文化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哥特”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传统:哥特与野蛮 二、英国民族主义的源头:哥特与民主自由 三、趣味与审美标准之转变:哥特美学价值重审 四、哥特复兴:时尚与时代精神 五、余波:哥特概念的抽象与泛化 第二节 哥特艺术与当代哥特文化 一、哥特建筑 二、哥特雕塑 三、哥特绘画 四、哥特小说 五、当代哥特文化 第二章 “哥特”在英国 第一节 哥特建筑的复兴 一、关注建筑 二、选择哥特 第二节 哥特小说的兴起 一、《关于骑士制度与传奇的信札》 二、传奇与小说 三、超自然与恐怖 四、感伤小说与墓园诗歌 第三节 建筑师与小说家 一、沃波尔与草莓山庄 二、草莓山庄与《奥特朗托城堡》 三、贝克福特的方特希尔寺与《瓦塞克》 第三章 文学中的“哥特”空间 第一节 城堡 一、城堡与哥特小说的流行 二、城堡在哥特小说中的表征 三、城堡的多重隐喻 第二节 修道院与教堂 一、18世纪文化语境中的修道院 二、文学语境中的修道院 三、地理空间与天主教他者 第一节“哥特”空间的文学功能 一、“哥特”空间与叙事 二、“哥特”空间与人物 第四章 建筑与文学的“哥特”对话 第一节 “哥特”的浪漫之本 …… 结语 附录 世界知名哥特教学图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