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波罗的海国家
释义

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国家指环波罗的海区域的国家,包括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德国、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瑞典和俄罗斯;其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立陶宛又被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小国。

现今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位于波罗的海最东端沿岸地区,有时包括芬兰和波兰。这三个建于1917年、俄罗斯联邦以外的独立共和国,统治着考纳斯和维尔纽斯(后属立陶宛)。1919年在德国及协约国的协助下击退入侵的布尔什维克;1940年被并入苏联,1941年德国军队将之击退,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占领这里,1991年苏联瓦解后重新获得独立。

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

1992年3月5日至6日,在德国和丹麦的倡仪下,波罗的海沿岸的10个国家──丹麦、德国、瑞典、芬兰、挪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和波兰的外长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会上成立了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 (Council of the Baltic Sea States -- CBSS) 。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合作。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外长会议,主席国外长负责协调理事会在外长会议期间的活动,并由高级官员委员会协助其工作。理事会设有工作组,定期举行成员国首脑会议。

委员会是成员国外长与欧洲委员会之间的非正式合作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它没有常设秘书处、没有工作人员及预算。但成员国已认识到,设立常设秘书处对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1997年7月召开的外长会议就设立常设秘书处进行了讨论,一致同意向高级官员委员会提出建议,考虑设立一个常设国际秘书处。截至2006年6月,共有12个成员:丹麦、爱沙尼亚、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波兰、芬兰、德国、冰岛和瑞典以及欧洲委员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4: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