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适集校注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唐)高适著 /孙钦善校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1984-02-01 页数:411 定价:56 开本:32开 图书品相:九品 装帧:平装 丛书: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统一书号:10186-436 内容简介高适(702─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人。祖父高侃是高宗时的名将,封平原郡开国公。父亲尚文,“位终韶州长史”(参周勋初《高适年谱》)。高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旧唐书》本传)。天宝四载(745)曾与李白、杜甫共游汴、宋,登临唱和。他自言“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天宝八载(749)因人举荐,“举有道科中第”,授汴州封丘县尉。哥舒翰镇河西,高适投其幕府作记事参军。安史之乱后,得肃宗重用,累官四川节度使,终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勃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本传说他:“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其诗以自叹遭遇不偶者为多数,但其边塞诗历来备受关注,诗风激昂雄健,风骨遒上,尤以七言歌行见长。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岑参并称“高岑”。但二人的边塞诗风格有异,元陈绎《吟谱》云:“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有《高常侍集》十卷。诗存二百余首。今人整理的注本主要有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