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波耳 |
释义 | 波耳简介波耳(Niels Bohr)1885.10~1962.11 1885年 10月5日,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诞生。 1912年 几乎整年都待在拉塞福的研究室。 1913年 根据拉塞福的核型原子模型加上量子条件,提出波耳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线光谱。 因此人们把1913年看成「现代原子理论诞生日」。 1918年 提出量子理论和古典理论之间的对应原理。 1921年 在丹麦一个财团的赞助下,波耳创立了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 1922年 获诺贝尔物理奖。 1927年 提出「互补原理」,认为在不同实验情况下,有关原子系统所得到的证据,不能从单一模型来 理解,电子的波动模型是与它的粒子模型互补的。 1936年 提出原子核结构的液滴模型。 1938年 费米领取诺贝尔物理奖以後,能够顺利逃往美国,就是波耳所的策画。 1939年 和W.M.惠勒(William Morton Wheeler,1865~1937)提出重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 1944年 分别晋见英国首相邱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们建议成立一个原子能的国际管理组织。 1950年 写了一封公开信给联合国,希望世界各国共同合作,把原子能运用在和平方面。 1956年 联合国才成立国际原子能管理委员会,可惜效果不大,波耳十分的失望。 波耳晚年为了这件事,不停的奔走各地,向科学家们提出呼吁。 1957年 第一届原子能和平用途奖颁给了波耳,以酬谢他的辛劳。 1962年 11月18日在哥本哈根逝世。 波耳效应 Bohr effect具有氧传递能力的血红蛋白在水溶液或血液中时,如果CO2分压升高或pH降低,此时即使O2分压没有变化,O2饱和度也会减少,O2易从传递体上脱离,这种现象称为波耳效应,是由波耳(N.H.D.Bohr)发现的。另一方面,J.S.Haldane氏发现当血红蛋白变成氧合血红蛋白时,血液的CO2结合量下降,这种现象与波耳效应合称为Bohr-Haldane效应。这些效应有利于载运O2的血红蛋白在CO2多的体内组织中放出O2,在肺部与血红蛋白的氧合相配合而适于放出CO2。在细胞内具有无脊椎动物血红蛋白(erythrocruorin)的虫(单环刺)和细胞内具有蚯蚓血红蛋白(hemerythin)的星虫,就不存在这种效应。一般认为是与这两种动物之缺少循环系统和血细胞在体腔液中悬浮有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